■
不等式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几何和代数两个方面,几何上可用不等式判断点、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代数上可作为一种求最值、范围时的工具(类似函数).
■
(1)掌握点与直线、点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如点(x0,y0)在直线y=kx+b的上方?圳y0>kx0+b;点(x0,y0)在椭圆■+■=1内?圳■+■<1;判别式Δ>0?圯直线与二次曲线有两个相异交点等.
(2)求目标函数最值、范围问题时,将目标函数构造为均值不等式模型是常用的变形手段. 如将目标函数写成f(x)+■(f(x)>0,a>0),f(x)·(a-f(x))(a>0,0
■
■ 如图1,已知抛物线C:y2=4x的准线与x轴交于M点,过M点斜率为k的直线l与抛物线C交于A,B两点,问:是否存在这样的k使得抛物线C上总存在点Q(x0,y0)满足QA⊥QB,若存在,求k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破解思路 本题是解析几何中常见的探索(存在)性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先假设满足条件的点Q(x0,y0)存在,然后建立关于x0,y0的方程(组),若方程有解则存在,否则就不存在.
经典答案 由已知,假设存在点Q■,y0(y0∈R)满足条件,设点A■,y1,B■,y■,则kQA·kQB=-1(显然QA,QB的斜率均存在),代入坐标得■·■=-1,即y■y■+y■(y■+y■)+y■■+16=0 ①.
易知M(-1,0),设直线l的方程为x=my-1(m∈R),代入抛物线C并消去x得y2-4my+4=0,由题意知直线l与抛物线C有两个相异交点,所以判别式Δ1=16m2-16>0,即m2>1 ②.
将y■+y■=4m,y■y■=4代入①得y■■+4my■+20=0 ③. 又Q■,y0点存在,所以方程③有实数解,故其判别式Δ2=16m2-80≥0,即m2≥5④.
由②④得m2≥5,又直线l的斜率k=■,所以可得:当k∈-■,0∪0,■时,抛物线C上总存在Q点满足条件.
■ 如图2,已知P为抛物线C:y=■x2-2上的动点,l为C在P点处的切线,O为坐标原点,求O到l距离的最小值.
■
图2
破解思路 设出P点的坐标,将点O到切线l的距离表示为关于P点坐标的目标函数,然后求其最值.
经典答案 由题意设P(x0,■x■■-2)(x0∈R),原点O到l的距离为d. 则曲线C在点P处切线l的斜率k=y′■= ■x0,所以l的方程为y-■x■■+2=■x0(x-x0),即2x0x-4y-x■■-8=0. 所以d=■=■■+■≥2,显然当x■■=0,即x0=0时取等号,所以O到l距离的最小值为2.
■
1. 已知F1,F2分别为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P为双曲线右支上的任意一点,若■的最小值为8a,则双曲线的离心率e的取值范围是( )
A. (1,+∞)B. (1,2]
C. (1,■]D. (1,3]
2. 已知椭圆■+■=1(a>b>0),P(x,y),Q(x′,y′)是该椭圆上的两点,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a2+b2≥(x+y)2;②■+■≥■+■■;③■+■≥4;④■+■≤1.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