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几何突破

2013-12-29 00:00:00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3年3期

解析几何历来都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它具有思想性强、运算量大、题目灵活多变等特点,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试题中出现与平面几何、方程、函数、向量、不等式等知识点相融合的考查形式越来越多,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总结.

解析几何问题中,几何是载体,解析是工具,在将几何问题代数化之前,充分挖掘图形(曲线)的几何性质、定义可有效降低解析的难度,减少运算量. 这种几何先行,代数随后的解题思想也是解析几何考查的重要方面之一.

(1)涉及与圆有关的问题,优先考虑圆的几何性质,尽量回避代数方法. 如求圆外一点到圆上动点的距离的最值,自圆外一点引圆切线的切线长度,求圆中的弦长,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问题时,都是采用几何方法求解.

(2)涉及圆锥曲线问题时,也是首先考虑能否利用曲线本身的性质、定义解决,然后才考虑代数求解.

■ 如图1,已知点M是抛物线y2=4x上的点,F为抛物线的焦点,A在圆C:(x-4)2+(y-1)2=1上,则MA+MF的最小值为_______.

图1

破解思路 解析几何中涉及两点之间距离的问题,一般先考虑其几何意义.本题中M,A两点均为动点,可将其中一点暂时看做定点,然后进行求解.

经典答案 过点M作抛物线准线l的垂线,垂足为H,由抛物线的定义知MF=MH. 易知圆C在抛物线的内部,先固定抛物线上的M点,则当A在圆上运动时,易知MAmin=MC-1,从而当M运动到C,M,H三点共线时,MA+MF的最小值为4.

■ 如图2,动点P为椭圆■+■=1(a>b>0)上异于椭圆顶点的一点,F1,F2为椭圆的两个焦点,动圆C与线段F1P,F1F2的延长线及线段PF2相切,则动圆C圆心的轨迹是除去坐标轴上的点的( )

图2

A.?摇一条直线

B. 双曲线的右支

C. 抛物线

D. 椭圆

破解思路 利用直线与圆相切的充要条件,结合椭圆的定义和切线长性质即可解决.

经典答案 设圆心C(x,y),则N(x,0),过C作CT,CM,CN分别垂直于F1P,PF2,F1F2,则由切线长性质得F1N=F1T,F2N=F2M,PT=PM,所以2a=PF1+PF2=F1T+MF2=F1N+F2N=x+c+x-c=2x,所以x=a,故选A.

1. 已知△ABC中,A(-5,0),B(5, 0),△ABC的内切圆圆心在直线x=3上,则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 )

A. ■-■=1

B. ■-■=1(x>3)

C. ■-■=1

D. ■-■=1(x>4)

2. 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经过F且斜率为■的直线与抛物线在x轴上方的部分相交于点A,AK⊥l,垂足为K,则△AKF的面积是( )

A. 4?摇?摇?摇?摇?摇?摇?摇 B. 3■

C. 4■?摇?摇?摇?摇?摇 D.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