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线面平行、垂直问题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基本问题着手,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分析与概括,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推理论证、空间想象能力. 在高考中,此部分试题要么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要么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但不管是哪种形式,总体难度都不大.
■
无论是线面平行(垂直)还是面面平行(垂直)都源自于线与线的平行(垂直),即不论何种“平行(垂直)”都要化归到“线线平行(垂直)”,观察与分析几何体中线与线的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这种转化为“低维”垂直的思想方法,在解题时非常重要. 在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题设条件入手,分析已有的平行(垂直)关系,再从结论入手分析所要证明的平行(垂直)关系,从而架起已知与未知之间的“桥梁”.
■
在具体操作时,构造中位线与平行四边形是平行问题的主要手段;利用平面的垂线作转化是解决垂直问题的关键.
■
■ 如图1,已知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且∠DAB=60°,AD=AA1,F为棱BB1的中点,点M为线段AC1的中点.
■
图1
(1)求证:直线MF∥平面ABCD;
(2)求证:平面ACC1A1⊥平面AFC1.
破解思路 (1)要证直线MF∥平面ABCD,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就应在平面ABCD中找到一条直线,使该直线平行于MF,即“线线平行?圯线面平行”.
(2)要证平面ACC1A1⊥平面AFC1,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就应在平面AFC1中找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ACC1A1.
经典答案 (1)如图2,延长C1F交CB的延长线于点N,连结AN.
■
图2
因为B1C1∥NB,F是BB1的中点,所以F为C1N的中点.
因为M是线段AC1的中点,所以MF∥AN.
又MF?埭平面ABCD,AN?奂平面ABCD,所以MF∥平面ABCD.
(2)连结BD,由直四棱柱ABCD-A1B1C1D1,可知:A1A⊥平面ABCD.
又BD?奂平面ABCD,所以A1A⊥BD.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AC⊥BD.
又AC∩A1A=A,AC,A1A?奂平面ACC1A1,所以BD⊥平面ACC1A1.
在四边形DANB中,DA∥BN且DA=BN,所以四边形DANB为平行四边形.
故NA∥BD,所以NA⊥平面ACC1A1.
又NA?奂平面AFC1,所以平面AFC1⊥平面ACC1A1.
■ 如图3,已知E,F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BC,CD的中点,EF与AC交于点O,PA,NC都垂直于平面ABCD.
(1)求证:平面PAC⊥平面NEF.
(2)在线段PA上是否存在一点M,使PC∥平面MEF?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图3
破解思路 (1)要证平面PAC⊥平面NEF,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就应在平面NEF中找到一条直线,使该直线垂直平面PAC,即“线面垂直?圯面面垂直”.
(2)根据线面平行性质定理,由PC∥平面MEF知,过PC的一个平面与平面MEF的交线必与PC平行,即“PC∥平面MEF?圳PC∥MO”.
经典答案 (1)因为PA⊥平面ABCD,BD?奂平面ABCD,所以PA⊥BD.
又BD⊥AC,AC∩PA=A,所以BD⊥平面PAC.
因为E,F分别是BC,CD的中点,所以EF∥BD,所以EF⊥平面PAC.
又EF?奂平面NEF,所以平面PAC⊥平面NEF.
(2)当■=■时,PC∥平面MEF.
连结OM,因为OC=■AC,所以■=■,即■=■,所以PC∥MO.
因为MO?奂平面MEF,PC?埭平面MEF,所以PC∥平面MEF.
■
1. 如图4,四边形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Q为PA的中点. 求证:
(1)PC∥平面QBD;
(2)平面QBD⊥平面PAC.
■
图4
2. 如图5,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
(1)求证:MD⊥AC;
(2)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
■
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