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舍:有效数学教学的价值诉求

2013-12-29 00:00:00周红明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3期

[摘 要] 本文认为一句广告语便可诠释有效教学,并通过详细的阐述说明了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取舍,如何让取舍在数学教学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 数学教学;价值诉求;取舍;简约;忙碌;放松

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什么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课程视阈下理想的数学教学核心价值所指. 某著名品牌的服装曾经用过这样的广告语:简约而不简单,忙碌而不盲目,放松而不放纵,取舍之间,彰显智慧. 仔细品味这则广告词,我们认为它是对有效教学的最好诠释. 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提升呼唤课堂的“增效”,而“增效”则在于教师对数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策略等进行精心取舍,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师生共同获得最大的收益.

取简约舍华丽

有效的数学教学首先是教师教育哲学的问题. 教学生什么?如何教学生?教学生如何学?这是有效教学的根本问题. 听过很多课,尤其是公开课,首先是对其教学内容近乎苛求. 这要教,那也要教. 很多教师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在一堂课里都教给学生. 结果呢?多则滥,学生反而什么也学不好. 还不如教学内容简约点,当然这种简约并不是对教学内容简单、随意的选择,而是对教学内容的精心取舍,从众多的内容中选择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能起举一反三作用的例题,这样至少能达到传统教学中经常提到的一课一得的目的.

其次是教学模式品类齐全、方法华丽精彩. 然而不管是何种模式、方法,首先考虑其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学生和教学内容. 正如刚学会走,就让他跑,这能行吗?五音不全的人学唱歌,这可以吗?模式也好,方法也罢,一定要“以学生发展为本”,符合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切忌“模式化”“形式化”“教条化”. 比如挖池塘,圆形也好,方形也罢,都必须优先考虑池塘“水”的质量.

在设计“圆的面积”这一教学预案时,如果仅考虑让学生如何推导出圆面积公式和如何运用公式求圆面积,也就是常说的“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的预设就过于简单.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再创造”学习. 教师应设法引领学生把圆转化为学生们曾经学习过的一些平面图形,让学生不但知道圆面积的最终计算公式,而且应重在发现、探究出如何才能推导出圆面积公式. 这是一种数学思想、一种思维的策略,是整堂课的引子;其后操作推导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最后的运用是一种结果.

取忙碌舍盲目

既称之为有效的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绝不松散,有限的时间内需获得最大的收益. 学生既要眼忙、手忙、嘴忙,更要大脑深层次的忙碌,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当然,这种忙忙碌碌绝不是盲目的,学习目标必须明确.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比如“认识角”的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可设计为:

1.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 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3. 在创造性地使用工具盒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进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师可设计如下“活动方案”:

活动一 说一说,找一找

1. 将通过预习、了解的角的知识在小组内说一说.

2. 小组汇报交流,指名回答.

3. 全班交流.

4. 小结.

活动二 画一画,做一做

1. 想一想:利用对角的初步了解,一起来闭上眼睛想想角的形状.

2. 画一画:在自己练习本上画一个角,全班展示交流,老师示范画角.

3. 做一做: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种材料做一个角,全班展示交流.

活动三 自主总结特征,深化认知

1. 操作感悟:怎样改变角的大小?

2. 举例提升:生活中你能找到这样的活动角吗?

又如“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可为学生设计如下探究学习目标:

1. 自主探究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

2. 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活动方案可设计为:

活动一 探究“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某省级实验小学进行毽球比赛,教练要求队员在两分钟内踢出一定的个数,结果王红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5倍,李芳完成了指定个数的110%. 谁完成的个数多?

1. 思考: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比较谁完成的个数多?独立解答.

2. 在小组里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并讨论:小数可以怎样改写成百分数?(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把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百分数可以怎样改写成小数?(学生自主探索或小组合作探究,总结交流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活动二 总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1. 独立完成下面的问题.

(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请教同伴或教师;教师做点拨、指导)

2. 组内交流.

怎样把小数直接改写成百分数?

怎样把百分数直接改写成小数?

3. 完成下面的练习.

把0.25、0.08、1.7、2改写成百分数.

把43%、131%、1.6%、0.4%改写成小数.

利用学习提纲进行小组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比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一位教师先让学生广泛收集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百分数,再引领、点拨、指导学生自主列出学习提纲:百分数有什么意义?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百分数和分数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利用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有目的地在课堂上自主探索,通过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讨论,提升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的“忙碌”,其实质是通过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实验、观察、操作、验证等学习活动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让学生从现实情境中发现、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主动地应用所学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而教师所谓的“闲适”,指的是教师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起指导者、点拨者、引领者的作用;教师关注的是“预设”与“生成”和谐统一,教师的“忙碌”在课堂之间,真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取放松舍放纵

理想的学习状态应该是处于一种“放松的警觉状态”,这种状态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它与放纵有着天壤之别. 放纵是纵容,不加约束,不守规矩. 比如,一位教师执教“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列”与“行”,且基本能用“数对”表示“位置”之后,这位教师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数对”,于是创设了如下情境:

同学们,下面请用“数对”表示你自己处于教室的什么位置,并与你自己相邻的两位同伴的“数位”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再与前后的同学比一比,又有什么发现?这说明了什么?

游戏1 “猜朋友”:用“数对”的形式把好朋友的位置表示出来,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猜到的同学站起来.

游戏2 “非常6+1的砸金蛋”:用“数对”表示想砸的金蛋的位置. 一位同学用数对指出金蛋的位置,让另一位同学砸,指出位置是(3,x)、(y,1)的金蛋.

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创编一些好玩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唤起学生认识事物的强烈欲望,能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取舍,是一种对立与统一,此取彼舍. 有效的数学教学需要教师精心地取舍,取舍让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简约而不简单,忙碌而不盲目,放松而不放纵,取舍之间,彰显教师智慧. 取舍,应成为有效数学教学的价值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