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微格教学的思考

2013-12-29 00:00:00蔡洁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3期

[摘 要] 微格教学已经引入国内多年,但是近年来成为较为流行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近年的新课程改革中,各地将微格教学用于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一种测定.本文阐述笔者参加的一次微格教学活动,进而获得的一些新思考.

[关键词] 初中数学;新课程;微格教学;思考微格教学定义为:“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它是建筑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

参照上述定义,笔者认为微格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教师需将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的小型课,授课对象没有学生,教师将原本45分钟的授课内容进行重组(在心中有学生的前提下)的情形下进行教学,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本专业的专家. 微格教学实施过程中,突出精彩的教学过程,而对一些计算、推导以及学生在课堂中练习的部分进行压缩,它要求,一方面教师在微格教学中要精简用词、节奏紧凑,而且要用口语化的语言进行微格教学(这与说课有很大的区别),另一方面要关注教师的体态、表情等,这完全等同于上课的要求.

“微格教学”初始的本意是简化一堂课完整的教学,将教学完整的浓缩是其主要的含义,但在如今看来,由于教育改革的进步,微格教学的含义与要求也在不断地调整、提高.

我国引入微格教学是在80年代中期,且近些年在各地教学评比或教师专业活动中的实施更为普遍,对在职教师培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

近期,笔者参加了一次微格教学活动,收获很多,课题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现将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和过程记录下来,与读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