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有效融合

2013-12-29 00:00:00关旸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4期

[摘 要] 交互式电子白板强大的交互功能,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突破数学概念课的重、难点,还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更有助于形成合理有效的教学资源.本文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你的判断对吗”为例,阐述交互式电子白板与初中数学概念课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学概念课;融合

数学概念课是通过各种数学形式、手段,揭示和概括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引导学生把握某类事物的共同属性的关键特征,解决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概念课是数学的常见课型,也是教学的难点,一般推理过程复杂,学生理解较难. 以往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着抓不住数学概念的核心,在学生没有基本理解数学概念和思想方法时就进行大量解题操练,导致教学缺乏必要的根基,教学活动不得要领. 因此,数学概念教学需要学生更多地动手操作,需要通过形象的演示推导出概念.

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 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

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数学概念课教学的有效融合并不是将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简单叠加,而是按照各自的知识体系、特点进行无缝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数学概念课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新型教学方式.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形象性、互动性、生成性等特点与数学概念课的有效融合,能更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推理的过程,能更多地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操作,增强对数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

教学案例

“你的判断对吗”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些观察、操作等活动,并对获得的数学猜想进行实验验证,体验直观判断有时不一定正确,从而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证据、给出证明.

2. 使学生初步体验证明说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和严密性,从而培养学生在生活、学习等过程中处理问题应认真分析,有理有据,切勿跟着感觉走,养成以理服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亲身经历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体验直观判断有时不一定正确,从而体会说理证明的必要性.

难点: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证据、给出证明.

学情分析

本章是在前面对基本图形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生活中、数学中的具体例子,使学生认识到仅凭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得到的结论,其正确性有待确认,得到合乎逻辑的推理证明是必要的这一共识,从而进一步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并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

本节课是命题说理证明的预备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一些情景实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如线段的长短比较,正方形拼图等,通过活动的体验使学生亲身感受观察、实验、操作得到的结论常常是正确的,但仅凭观察、实验、操作是不够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所以亲身发现、观察事物和分析评价时,不能仅靠直觉观察等方法,还应有严密的推理证明,并进一步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证据、给出证明.

教学反思

通过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使用,突破了传统数学几何课所不能攻克的操作验证的难点,尤其是对图形进行叠加法验证是否全等,开放性的多方法验证等问题.

与传统课堂的教学相比,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触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求知的欲望.

和以往的电子白板课相比,以往的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上学生只能通过一块教师用白板展示教学的生成性资源,展示的学生面窄,生成资源受到局限. 而这节课的创新之处在于人手一机,人人有机会享受资源,参与学习,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人与机的交互,人与人的交流过程,是个体体验与小组合作体验共同发展的过程. 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求知的过程,也实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团队意识,激发了学生的竞争和合作精神.

微视频的制作,不仅使得上课效率最大化,也同时解决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带着疑惑在课后通过反复看微视频而再次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