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戾气

2013-12-29 00:00:00
方圆 2013年15期

【√】一旦诉求之门不开,他们内心的戾气便会郁积于心,日积月累,最后成为恐怖的因子

在我小的时候,我曾对一棵枫树产生过恐慌。那是一棵非常纤弱的树苗,扎根在石缝里,风一吹仿佛就能倒。我对它能否长大抱以怀疑和不屑的态度,直到有一天,它快要超过我的个头时,我开始隐隐忌妒不安起来。我忍不住拿了铁丝,紧紧缠住它,妄图阻止它的成长。如今它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尽管当年我可以采取野蛮的行径去干预它的成长,但是我无法阻止阳光、雨水这些大自然给予它的恩泽。我为当年充满戾气的做法而羞愧。

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戾气似乎有增无减。每天打开新闻,充斥于耳的都是令人坐立不安的消息,摔婴、轮奸、唐慧上访、厦门公交纵火案……而最近发生在湖南临武县的瓜农之死事件,无疑又给炎热的七月火上浇油。而点击这些热点话题的网络跟帖,能感受到网民的戾气扑面而来。各种吐槽和愤怒,像团熊熊燃烧的烈火,随时都可能迎来大爆炸。

陈伟在阿伦特《共和的危机》中译本的序言中写道:“当正常变革的渠道不再畅通,为数不多的公民认为其声音不能被政府决策者闻听,公民不服从就有可能发生。”厦门公交车纵火犯陈水总以及北京机场爆炸案的冀中星,他们之所以最后会失去理智选择在公共场合做出如此疯狂的举止,其内在的根源就是诉求的通道被阻塞了。一旦诉求之门不再朝着这些被欺凌的人敞开,他们内心的戾气便会郁积于心,日积月累,最后成为恐怖的因子。

让人悲观的是,很多事情只有等到无法收场,才会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种被动的消极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充当的莫过于救火员的角色,无法从根源上杜绝戾气的产生。民众的愤怒,一方面源于对权力腐败的不满,对分配不公的愤怒,而出事之后政府消极和搪塞的态度,更让其公信力一落千丈。另一方面,法治公平的欠缺让大多数普通的人陷身于不安和焦躁的竞争环境中,缺乏公民社会应有的安全感,导致戾气横生。康德曾说过“如果一个人不需要服从任何人,只服从法律,那么他就是自由的。”这种自由建立在一个健全公正透明的法制基础上。法律是公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最后一道保障,也是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利要求。连一个法律公平都做不到的地方,难道希冀公民用更高层次“道德档案”来进行自我约束和忏悔吗?当今,戾气已经充斥于各个阶层,很大一部分原因归因法治公平的缺失。“法律是为富人和权力阶层服务的。”甚至连法官也需上访找有关部门申诉才能得到公平,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中国版的冷笑话。像陈水总、冀中星这些生活有困难和因遭遇不公需要申诉的人,一旦法律给予他们的公平和安抚的想法落空,内心势必变得绝望和歇斯底里,最后不惜用戾气点燃火药,不惜代价来获取社会的关注。

高中时代,我感动于《平凡的世界》里旷工孙少平和高官之女田晓霞的爱情,今天,一个底层的矿工和官二代即便能产生爱情,也缺乏让爱情开花结果的土壤。也就短短的二三十年时间,“平凡世界”那个年代的垂直流动的空间和渠道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

利益分配的固化,人才垂直流动的阻塞,法律的不公,社会两极分化的尖锐对立等等,导致了这块土地戾气横生,这也是我们当前正在面对的现实。要减少公民的戾气,目前唯一可行的就是健全法制,建立公平。相比托克维尔认为的,“少数人联合行动,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少数派,才能够反对多数的暴政”,我更赞同何怀宏教授认为的,能最好地预防那种暴力激荡的“革命”的其实是改革。改革的方向则在于法治的民主。“要以法治的精神行法治的实践,逐步建立国民对法治的信仰。”我想,这种信仰就是给予它阳光、空气和雨水,让它自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