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艺术品犯罪对抗的二十年

2013-12-29 00:00:00毛亚楠
方圆 2013年15期

人们对艺术品犯罪的了解通常都来源于影视作品,美国好莱坞的大片总乐于将艺术品窃贼塑造得潇洒迷人、聪明机智,像《偷天游戏》里的汤姆斯·克鲁恩、《捉贼记》里的加里·格兰特,并以扑朔迷离、技艺高超的作案手法博人眼球,比如“必须按下莎士比亚胸像上的隐藏按钮才能打开一道门”等等。

但FBI(美国联邦调查局)艺术犯罪组前首席探员罗伯特·K·惠特曼却说:“这完全不符合现实。”

惠特曼有切身体会,他同窃贼、骗徒、黑手党、掮客周旋了近20年,从1988年到2008年。作为FBI艺术犯罪组的创始人,他曾经在不携带武器的情况下卧底办案,追回了价值数亿美金的艺术品与古董。

丰富的办案经历让人称“现实世界的印第安纳·琼斯(电影《夺宝奇兵》主角)”的惠特曼遭遇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惠特曼看来,绝大多数窃贼远非热爱艺术的名流雅士,更没有太多高明的犯案手法,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点——赤裸裸的贪婪。

惠特曼把他的办案经历写成一本《追缉国家宝藏》的书,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希望通过此书,让大家了解艺术品犯罪的真实世界,了解FBI艺术犯罪组特工的工作。”惠特曼告诉《方圆》记者。

规模与数量仅次于毒品、洗钱的跨国犯罪

二十世纪中叶,当塞尚的画作《穿红背心的男孩》在伦敦的苏富比正式拍卖会上以六十一万六千美元卖出时,预示着艺术品的价格进入迅速飙升的时代。1980年,七位数以上的画作拍卖价格使得许多作古已久的印象派画家一跃成为耀眼的明星。1989年,梵高的《鸢尾花》卖出了四千九百万美元的史上最高价,而仅过了一年,他的另一幅作品《嘉舍医师的画像》又以八千二百万美元的价格迅速刷新纪录。

艺术品价格攀升,伴随而来的是艺术品窃案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梵高的画作卖出天价之后。1990年,技高胆大的窃贼在波士顿伊莎贝拉·斯图尔特·加德纳美术馆偷走了十一幅大师杰作,包括维梅尔与伦勃朗的作品,被称为是“艺术犯罪史上最大的悬案”,开启了艺术品窃贼肆无忌惮的“新时代”。

惠特曼说,起初,美国绝大多数执法机构,包括FBI在内,都不太重视失窃艺术品的追查,“他们比较喜欢追捕银行抢匪、毒贩以及诈骗犯”。惠特曼认为FBI当时对艺术品犯罪的掉以轻心是很短视的行为。“并不能因为这类案件没有所谓的‘受害者’就不去重视它,艺术品窃贼偷走的不只是艺术品,更偷走了记忆与身份的认同,他们偷走的是历史。”惠特曼说。

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网络、高速度运输、手机、关税改革等新状况,大大提高了艺术品犯罪的频率和效率。据联合国61a2c9200febfc183e093e275f5dcd97统计的数据,艺术品犯罪当时已经成为发案数仅次于毒品、洗钱与非法军火运送的跨国犯罪。

在FBI工作日久,惠特曼逐渐了解到艺术品市场的庞大,合法艺术品市场每年产值达2000亿美元,而非法的艺术品市场每年产值就达60亿美元。但早在2008年,联合国在意大利库马约尔举行的首届“艺术品与古董组织犯罪国际研讨会”中,来自那不勒斯第二大学的法学教授斯德方诺·马纳科尔达就指出:“一年60亿美元这个数字,可能还低估了艺术品犯罪的利益,因为在联合国的一百九十二个会员国里,只有三分之一统计了艺术品犯罪的数据。”

惠特曼也是那次国际研讨会的演讲嘉宾之一,之说以被联合国邀请,是因为他具备二十年实地办理艺术品犯罪案件的经验,这是其他与会人员所不具备的。与会期间,他趁机详细看了会议资料里由国际刑警组织提供的数据,翻到一份艺术品窃案的地理分布图,上面给出的结论是:全世界艺术品犯罪有百分之七十四都发生在欧洲。

“这不是全部真相。”惠特曼说,“那样的数字其实只可以看出哪些国家真的重视艺术品犯罪防范。”在其他国家,艺术品犯罪同样猖獗。

惠特曼的依据在于:从世界艺术品交易份额可以看出,中国占的比例最大,占市场份额百分之四十;而从今年开始,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品市场。相对而言,中美两个国家的艺术品窃案应该更多。

惠特曼认为各国打击艺术品犯罪的力度不同,导致了数据上的差别。意大利是投入最多心力的国家,总计有300名专门警员,他们动用的资源与美国缉毒署打击毒品的手段相同,包括动用直升机、网络侦探、甚至潜水艇;法国在巴黎的艺术防范小组有三十多名专职探员,西班牙和英国也都有自己的专案组。

“艺术品犯罪案件在1995年就被美国列为联邦罪行,但是他们却在2004年才成立联邦调查局艺术犯罪组,组里只有我一名专责卧底探员。最开始组里有8名警员,到今年有14名了,但这些警员都是作为兼职来处理这些案件,我退休后,就没有人再专职做这些事了。”惠特曼遗憾地说。

“灰色市场”里的卧底探员

成为一名真正的FBI探员的难度,是制约FBI组建艺术犯罪团队发展的因素之一,对此,惠特曼显得非常骄傲。“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胜任这项工作,我就是有这种天赋。”惠特曼说。

如同许多国际犯罪一样,非法艺术品与古董交易也要依靠合法与非法市场之间的紧密联系,因为合法市场的古董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非法市场的供应,大家一般把难以捉摸又不受管制非法市场称为“灰色市场”。因为艺术品交易金额巨大,热门艺术品与古董往往吸引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洗钱者、经营非法生意的画廊老板、毒贩、航运公司、利欲熏心的收藏家等等,偶尔还会有恐怖分子。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中,FBI探员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机智的应变能力。

惠特曼所从事的卧底工作,更是充满危险。对他来说,如何规避风险是工作的一部分,FBI探员逮捕的许多罪犯都不是绅士雅贼,而是不折不扣的暴徒,一旦卧底工作暴露,FBI探员自身的人身安全不但得不到保障,也会危及到自己的团队和家庭。

惠特曼认为,他在成为FBI探员之前在当地《农夫》月刊八年调查记者的经验帮了他不少忙。因为要为月刊拉广告,所以惠特曼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推销产品就是推销自己,学会了影响别人的想法,了解人性的复杂面,就能与对方建立关系,然后再‘背叛’他。”

“卧底办案就像下棋,你必须精通自己办案的主题,而且必须要比你的对手快上一两步。”惠特曼表示,顶尖的卧底探员必须依靠自己的本能,如果犯了错,也要用最快的速度扳回局面。

在一次追寻一件有一千七百年历史的南美洲古董“后襟”(印加帝国莫奇卡国王盔甲的后背部分)的时候,伪装成国际掮客的惠特曼同走私客在互相试探的过程中因为一时语快,撒谎自己是个律师,而这一身份很快遭到了走私客的怀疑。惠特曼急中生智,用激动的语气谴责走私客对他的质疑,并将他化名的鲍勃·克雷因为家庭暴力而被吊销律师执照的事情“坦白”,才为自己解了围。

此后惠特曼总结了教训:能不说谎,就不说谎;说的谎越多,就越得花脑筋记住自己的谎言。所以他从事卧底工作时用的还是原本的名字,只是换了姓,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无意间遇到了不知道他正在卧底的朋友或同事,也比较不容易暴露身份。

“当初办理‘战旗’案件,我到机场接维莱特时无意间碰到一个邻居。‘嗨,鲍伯。’他向我打了声招呼。我点点头,向他问了个好,随即与维莱特一同离开。要是那个邻居用其他名字来称呼我,案子很可能就办不成了。”惠特曼说。

此外,因为办理的是艺术品犯罪的案件,作为一名卧底探员,虽然做不到能辨别艺术品真伪的能力,但也必须得具备一些鉴赏并解释艺术品的知识。惠特曼本来就对艺术史感兴趣,再加上他曾在美国的艺术教育机构巴恩斯基金会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艺术培训。这些广泛的积累让他在办案过程中如鱼得水。

他可以清楚解说一件艺术作品的收藏历史与古董发掘地点的详细信息的不同,他能够以充满说服力的言辞,向人说明德州骑警山姆·沃克在他生平最后一场战役所使用的科尔特左轮枪与老罗斯福在圣胡安峰战役中使用的那把枪支有什么不同。美国东岸大部分的重量级人物他基本都认识,他也知道哪些展览值得出席,哪些人可以信任。

请贼入瓮

那惠特曼究竟是如何同罪犯们取得联系,从而找到失踪艺术品下落的呢?

“绝大多数的艺术品窃贼都会在不久之后发现,艺术品罪犯的困难之处不在于窃取艺术品,而在于如何销赃。而且,越出名的作品越难卖。随着时间慢慢过去,沉不住气的窃贼就一心只想把‘烫手山芋’给脱手。”惠特曼说,“FBI探员通常利用这一点,乔装成有意收购艺术品的古董行家,在一番激烈的心理博弈之后,请贼入瓮。”

2000年12月21日,还有三天就过圣诞节的那天下午,瑞典国家博物馆在闭馆前半个小时的时候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博物馆的镇店之宝——伦勃朗的《自画像》被一名劫匪拿走,另两名劫匪拿走雷诺阿两幅1878年的作品。整个抢劫过程只花了两分半钟,三名劫匪非常狡猾,在抢劫之前就在博物馆外面的路上设置了两个路障,纵火烧掉两辆车,转移了警察注意力,他们则选择另一条小路,最后乘快艇逃走。

窃贼们的偷窃手法了得,但他们却不是那么好的艺术品商人。2005年,经过多人转手的伦勃朗《自画像》有了消息,经探员侦察,画作落到了一名瑞典毒枭的手里。惠特曼的艺术犯罪组同瑞典方面合作,打算在瑞典进行卧底行动。惠特曼的任务是假扮成一名来自洛杉矶的艺术品经销商,和毒枭接头,用手里25万美元的现金套到那幅价值3500万美元的画。

经过惠特曼的运作,很快,有两个人来到他的房间跟他交易。这些窃贼很可能反过来把他给抢劫了,所以在进房间的时候,他和搭档首先对他们进行了搜身。这两个人很警惕,始终没有出现在惠特曼房间暗布的摄像头里,但当惠特曼将钱拿出来的时候,这两个人的戒备松懈了,他们的焦点不再是惠特曼,而是床上的现金。

惠特曼设法取得主导权,他对一个叫卡胡姆的窃贼说,希望和他们一起下楼,把画带上来,如果没有问题,再把钱给他们。卡胡姆不置可否,就和同伴下楼了。惠特曼一个人在宾馆里等待。这段时间对惠特曼来说极其难熬,因为窃贼有可能发现是个圈套并再次逃脱,而且如果埋伏在周围的瑞典警方沉不住气的话,所有工作可能前功尽弃。

所幸窃贼们已利欲熏心,再次回来,卡胡姆将手中的购物袋交给惠特曼。惠特曼跪在床上,打开包裹着画作的黑色绒布,他把画反过来,发现画作后面的四个螺丝钉都没有被动过,这四个螺丝钉的角度都有讲究,可以判断这是真的伦勃朗《自画像》。

惠特曼问卡胡姆,有没有把这幅画从画框里取出来。卡胡姆答说,当然没有,这可是伦勃朗的画!惠特曼忍着不笑问,你爱好艺术吗?卡胡姆说不,我只是想要钱。

交易已经完成,惠特曼下达了行动暗号,接下来的几秒钟,就是等待特警们冲进来。这时的每分每秒,惠特曼都性命攸关。在FBI探员的职业生涯中,会有很多这样的危急时刻,或者更可怕的,罪犯们会拿着刀、举着枪对着没有任何武器的探员们。要转危为安,除了靠团队配合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自然地表演下去,不能让窃贼们识破。

谈到对罪犯的态度,惠特曼表示,他尊重每一个人,作为执法部门的成员,如果不尊重对手,那就失去原来工作的意义。

乔舒亚·拜尔,这名罪犯称得上是惠特曼多年办案过程中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人物。这位美国圣达菲一家印第安古董艺廊的老板涉嫌非法贩卖包括老鹰羽毛在内的大量印第安宗教文物,惠特曼和搭档赫斯比接到线报后,决定以“巧遇”的方法接近嫌犯,从而展开卧底工作,寻找拜尔的犯罪证据。

此时惠特曼的身份又成了古董采购顾问,而搭档赫斯比扮作惠特曼的客户,一位欧洲石油大亨。二人一身富贵出现在拜尔的艺廊里,并对艺廊里的祭祀文物表现出十足的兴致。拜尔就是在这个时候上钩的。短暂的接触后,惠特曼终于有机会看到拜尔私藏的老鹰羽毛,他随即提出让拜尔弄一顶有老鹰羽毛的作战边帽给“石油大亨”赫斯比。

惠特曼的打算是:如果拜尔弄到了作战边帽,那就证明他非法贩卖的罪名成立,因为老鹰羽毛的作战边帽只有在博物馆才会出现。

为了从赫斯比手里拿到钱,拜尔一口答应了。随后的日子里,惠特曼几乎每天都和拜尔通话,他们除了聊“生意”,还谈到彼此的家庭,渐渐地,惠特曼意识到自己沉浸在假角色里太深,同拜尔的交往又很融洽,他竟在心里萌发了恻隐之情。但是想到拜尔口口声声宣称自己热爱美洲原住民,非法行为却恰恰违背了原住民对他的信任,惠特曼决定不徇私情。

拜尔最终以非法贩卖或意图贩卖17件文物的罪名遭到起诉,但让惠特曼没想到的是,他在逮捕拜尔的两天后,收到拜尔发来的电子邮件,邮件主题写着:向过去的美好时光敬一杯。

隐形的人

二十年之久的办案生涯里,惠特曼和同伴警员侦办的案件上过无数次世界各大媒体的头条,他拯救过莫奈、毕加索、伦勃朗、洛克威尔等画家的作品,还追回已失窃一百年的《权利法案》原始抄本、秘鲁印加帝国的黄金盔甲、慈禧太后的世界第二大水晶球、赛珍珠亲笔校订过的《大地》原始手稿等等。但是除了FBI自己,谁也不认识他们,在每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每一个庆功宴上,真正的英雄从来不是那些站在台前发布消息的人,而是那些站在会场后方,躲避着镜头的探员。

其实,除了侦办案件工作以外,惠特曼还自愿做了一份兼职,就是成为联邦调查局费城分处员工支援项目的协调员,负责照顾五百多名员工及家属的心理健康。这份兼职是孤独的,因为内容敏感,所以必须保密进行。

每当有探员亡故,联邦调查局就会派惠特曼去通知死者家属,并在葬礼上低调照顾、陪同他们。让惠特曼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在一次华盛顿全国警察周活动中,一名下身瘫痪的年轻人握着惠特曼的手,一面高吼一面流泪:“绝对不要受伤!向我保证你绝对不会受伤!”因为这名年轻人,刚刚失去了自己的哥哥和父亲。惠特曼当时努力控制情绪,但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还是情不自禁地哭了出来。

经历了这些工作之后,惠特曼开始在那些受害者家属的身上看到妻子唐娜和儿女的影子,这让他更加明白家庭的重要性。而惠特曼更明白,自己的工作是一种心智上的游戏,不能总沉浸在惶恐中不能自拔。

他后来在培训联邦探员的时候,总结了卧底任务的五个步骤:评估对象、主动接近、建立友好关系、背叛对方,而最后一条,是平安回家。

“战旗”,指南北战争时美国步兵第十二军团非裔连队的一面旗帜。战争期间至少有五个人因为执掌这面旗帜而丧生,所以也称“血布旗”,是美国黑人历史上近乎神圣的文物。这面旗帜原本在西点军校,后来转移到位于华盛顿的一座陆军博物馆,根据纪录,这面旗帜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借给南卡罗来纳州的一场展览,却在运送途中不翼而飞。

1998年,惠特曼接到线报,南北战争文物收藏家查理·维莱特要在黑市兜售“战旗”。惠特曼与维莱特取得联系,并在费城一家旅馆展开卧底任务,最终将文物物归原主。

罗伯特·K·惠特曼

(Robert K Wittman)

曾任联邦调查局费城分局探员(1988-2008),在长达二十年的任职期间,惠特曼追回了价值数亿美金的艺术品与古董。2005年惠特曼负责创建联邦调查局针对艺术品犯罪的快速反应部队——艺术犯罪组(Art Crime Team),担任高级调查员并负责培训新团队。退休之后,他生活在费城,创办了一家国际艺术品保全公司,为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提供咨询。

195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父亲为美军军人,母亲为日本职员

1978年成为《马里兰农业报》记者,负责撰稿、推销广告版面

1988年如愿入职FBI

1989年追回慈禧太后的水晶球,后因车祸导致FBI同事逝世遭遇停职、诉讼

1991年停职诉讼期间,在著名巴恩斯基金会美术馆进修

1995年五年的诉讼结束,被判无罪胜诉

1997年卧底破获被盗墓贼偷走、由高级外交官参与走私的秘鲁印加帝国黄金盔甲案

1997年破获费城南北战争博物馆失窃案,追回200多件文物

1998年追回南北战争时期北军第一只黑人军人连队战旗

1999年无间道卧底破获印第安文物案

2000年揭穿美国知名鉴宝节目《古董巡回秀》鉴宝嘉宾连环诈骗案

2001年首次出国办案在里约追回美国画家洛克威尔画作

2002年首次出国卧底办案追回西班牙女首富失窃的包含戈雅作品在内的十七幅画作

2003年追回美国建国初期《权利法案》原始手抄本

2005年参与创办FBI艺术犯罪组,并任首席特工

2005年在哥本哈根现金设局追回价值五亿美金的伦勃朗的自画像

2007年试图追回史上最大的加德纳美术馆失窃案,因派系斗争,功亏一篑

2008年被联合国邀请在首届国际艺术犯罪高峰论坛做主题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