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异、科技腾飞的今天,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已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我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抓素质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活动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体验现实、体验社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自己,造就锻炼自己。
一、将素质教育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
中国的各种节日较多,每逢节日,我都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各种活动的开展中,提高学生的素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月中,开好主题班队会,让学生读雷锋、演雷锋、学雷锋、做雷锋;五一劳动节,了解节日由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六一儿童节,学生自编自演优秀节目,放飞希望,享受自由,享受快乐;七一共产党生日、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举行诗歌朗诵会,让学生了解祖国历史,珍惜幸福生活;九月十日教师节,让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对老师说一句话等活动表达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开展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的活动;快过年了,让学生制作贺卡,写上祝福,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同学。总之,中国的传统节日较多,通过在各传统节日开展相应活动,既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习俗,又在活动中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素质。
二、在班上开展“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著”。也就是说,多读书,不仅能使人变得视野开阔,知识丰富,而且还能使人具有远大的理想,执著的追求。“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善于读书的人,必定是聪慧的。尤其对二年级学生而言,广泛阅读课外书,又可以增强识字量,丰富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多读课外书,有助于形成并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我要求学生利用早读、中午、睡觉前、双休日、节假日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读课外书,我告诉学生每天最少读半小时的课外书,并鼓励他们尝试着去摘抄、积累。在班内,我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展示与交流,交流积累的好词妙句,交流读书所得,交流读书所感。我还在班内开展“课前一分钟”活动,x3lrQ1kNOldrtg9oTs6CGgYDc3KXBeRDa+vibLROo6s=利用这一分钟说自己想说的话,说自己想说的事。说什么,对谁说,都毫无限制,大胆表达,畅所欲言。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又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改革课程结构,丰富课程内容
我不仅开齐了必须的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程,还增加了影视课、书法课、时政课。根据节日特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影像资料,让学生欣赏观看。如:三月学雷锋活动月中,我会搜一部有关雷锋的电影;在八一建军节,我就会搜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这样,学生耳濡目染,更容易了解相关知识,受到相关教育。在班内开展书法课,让学生一笔一画写字,端端正正做人,让学生欣赏祖国文字的美,传承祖国文化的精髓。另外,我还要求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和地方新闻,从小关心时政,心系国家。与此同时,我会在观看完后,让学生交流观看后的感受。定期组织书法比赛,评出“小小书法家”。定期组织“时政展示会”,汇报这段时间所了解的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一个个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忙起来,动起来,但他们却乐此不疲。
除此,我根据学生特点设立“读书节,童话节,名人名言展示会”等,这些活动,让学生喜爱阅读,博采众长,喜爱交流,学会自我展示。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力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在快乐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系列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变成一种生活。
“活动”这一形式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动脑,动手,动笔,玩中乐,玩中学,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语文素养,提高了素质能力。我要让丰富多彩的活动充盈学生的生活,让科学教育走进校园,言教、身教、境教有机结合,用一分严格之水,九分感情之蜜,向学生传递生命气息。用我的涓涓泉水,去浇灌学生的五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