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是一种情结,爱国是一种责任,爱国更是一种自觉的行动。几千年来,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了无数的爱国志士,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华夏子孙的骄傲,更是当代人们学习的榜样。学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重要部分,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传授的过程中,在学生的价值观还在形成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这一目标的贯彻和实现,是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中学历史教师作用更为重要,因为对学生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要
职责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时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作为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中学历史教师的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素材,结合社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形式,如让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在《甲午风云》《火烧圆明园》中使学生深刻认识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在《南京大屠杀》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侵略者的本性;让学生参观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学生深受教育爱国应是每一个华夏子孙应尽的责任。
目前,我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针对当今社会中日、中菲的岛屿争端,中国人民和政府充分表达了对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日本极右势力恶劣行径,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的愤慨。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对学生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引导学生依法表达爱国热情,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树立志向、勤奋学习、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
二、爱国主义教育要贯彻到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时说:“对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来关心和支持。尤其是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到中学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国家的历史都有它的光荣和骄傲,也有它的忧患和屈辱。我们的祖国有悠久而丰富多彩的历史遗产,这对广大的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有很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他们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近代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硕成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是激发人们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了解祖国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课堂。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爱国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的行动。
中学教师要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教育部提出的“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爱国热情”的要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组织形式多样的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到烈士陵园扫墓,利用节假日、“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国庆节期间,开展多种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充分表达学生的爱国热情,展示当代中学生的时代风采。要教育学生不要听从、传播非正常渠道的信息,不要参与、围观社会上非正常的聚众活动,要教育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热爱祖国更要守法。
三、爱国主义教育要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的
行动中
爱国主义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爱国主义教育必须要落实到中学历史教学的行动中,当今社会金钱至上的思想严重,贪图安逸、违法乱纪、不学无术,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这些思想必然对中学生的行为产生不良影响,一些中学生学习不求上进,思想落后,头脑中根本没有爱国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要按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正确引导中小学生爱国热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实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爱国主义教育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志士仁人,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如 “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文天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等的英雄事迹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国就没有家,只有国家富强,中华民族才能兴旺发达。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建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实践,让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共同肩负起培养祖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任,让教育事业的明天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