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育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013-12-29 00:00:00徐海龙
成才之路 2013年11期

在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就初中体育教学而言,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快乐教育为手段的健康第一理念,想方设法创新体育教学内容,顺应体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全面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要努力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升自身素质:一是必须树立高尚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爱岗敬业,爱护学生,把通过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作为个人职业的第一追求。二是牢固树立“快乐体育”的理念。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想方设法组织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锻炼,在“乐”中提升身体素质。三是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知识。体育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习,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运用上,不断创新,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果。

二、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不论组织任何活动,教师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教育他们关心同学,热爱劳动,务实重干,奋勇争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尽情体味成功的欢乐,实现人生的理想。例如,通过组织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在比赛中体验运动的乐趣,教育他们养成阳光、向上、积极、争先的心态;通过组织拔河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教育他们在今后的人生奋斗中,仅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毕竟力量有限,要注重发挥团体的作用,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实现奋斗目标。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体育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改变重视知识学习、忽视体育锻炼的错误观念,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当前,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各项改革不断深入,必然导致各种竞争日益激烈,广大青少年学生将来必须面对这种竞争,需要有一个好身体。教师要在组织各种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终身体育的理念,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当前和今后的人生征途中,务必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强化终身体育意识,以强健的体魄去正确面对各种人生挑战。

四、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形成。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牢固树立 “以人为本”的体育观,既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又要想方设法促使其自然发展;既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更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要教育引导学生,通过兴趣盎然的体育课堂的积极参与,快乐体验,在活动中体会拼搏的乐趣,体会成功的乐趣。引导他们注重自己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正确的姿态,不惧怕任何困难,迎接人生的磨砺和考验,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五、教师要重视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

毋庸置疑,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是对高效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许多中小学校都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力四射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习知识,在“乐”中锻炼身体,在“乐”中提升素质,受到广大青少年的欢迎,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