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粘贴画让艺术课堂充满生机

2013-12-29 00:00:00周敬凯杨玉英
成才之路 2013年11期

作为一名基层美术教师,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面临许多问题使我们心中感到困惑与彷徨,甚至举步维艰。面对着城里孩子们那丰富多彩的美术课让人真是羡慕,在感慨的同时更多了一些无奈。农村孩子在美术课堂上的材料、用具极其匮乏,专业材料甚至见都没有见过,那么如何让我们的课堂能能够保证质量和效率呢?经过仔细的观察,我发现农村虽没有那些专用材料,但却有许多特别而又充足的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农村地大物博,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对于学生来说又很熟悉。用这些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作的欲望。既方便,又实用。

在我的美术课堂中,我本着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为立足点。“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我利用各种机会去引导儿童认识农村自然资源。补充一些学生愿意学习的教师所擅长或有特殊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把美术学习与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相联系,表现生活、赞美生活、运用生活。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种子的奥秘。

一、颗粒归仓,小小种子露神奇

记得那年秋天,在大队部的号召下,我们开展勤工俭学活动。于是,我带领学生走进田野,走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因为我们地处农村,秋收后地里遗留着很多种子,我就领着孩子捡拾种子时,做到颗粒归仓。当孩子们手捧着一粒粒形态各异的种子,丰富的想象油然而生,孩子们发现这些种子有的像眼睛,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孩子们的鞋子……看着这些种子,孩子们已经急不可耐的想要表现自己的创作愿望了。

二、艺术课堂,小小种子显神威

回到学校,我突发奇想,如果能把小小的种子用到我们的课堂上,会有什么不同效果呢?然后我上网查询,可是在网上并没有成型的关于种子粘贴画的相关经验。于是,我把我们捡回来的种子带到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小的种子引起了孩子们心中的无限的遐想。当孩子们面对着自己亲手剖开的第一粒种子之后,成功的喜悦无以言表,当我和学生共同研究得到最佳的粘贴方法的时候,当学生将一粒粒种子有规则地粘贴在素描纸上的时候,奇迹出现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尤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孩子们通过大家集体的合作,完成一个个新的创作。小小的种子,神奇般的在课堂上显示了它的威力,课堂上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三、美化校园,小小种子结硕果

种子粘贴画在我与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收获了成功,孩子们的作品纷纷获奖,成果得到了检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种子粘贴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用孩子们的作品装饰学校的走廊、墙壁、班级,让校园处处充满了地方特色。孩子及家长们到了校园,都会在走廊、班级驻足,久久不愿离去。小小种子在我们身边发芽、开花、结果了。

四、课题研究,小小种子被升华

2011年我申报了市级规划课题《小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题对我“种子粘贴画”的研究创设了良好的平台,由一步步的实践摸索,逐步上升到理论,2013年出我们开发了自己的校本教材《种子粘贴》,以科研带动教学,小小种子得到了升华。

一次偶然的突发奇想,让我们在艺术课堂中焕发出无限的生机,让我们看到,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回归于生活,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我们是否去发现,去思考。我只是在小小的种子上动了一下脑筋,收获的却是一个充实的课堂。在艺术课堂上我将继续努力前行,让艺术课堂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