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章内容丰富,含蓄深刻,意境深远,留给儿童十分广阔的再探究创造的空间。我们应根据教学目标、文本特点、学生需求、教师个性等,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就能帮助学生尽快地走进文本,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化文章主旨,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助推学生成才。
一、拓展在文本的开头处
有的文本描述的时代、历史离学生太遥远,学生对那个时代、那段历史所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这时如能适当介绍一下那个时代的背景、那段与文本相关的历史,就会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学生就能很快进入文本所描绘的语境、情境和意境,对学习文本的内容、领悟本文的内涵都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长征》这首诗歌归属的这段历史离学生太远了,在苏教版教材中有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很快地走进文本,理解诗歌,感受长征的艰辛,领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悟必胜的信念呢?我在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有关红军长征的相关资料。上课伊始,我也将自己充分准备的与长征相关的资料以及毛泽东同志的简介及其诗词的风格特点与学生分享,学生对长征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情感基础,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很快就走近了文本,走进了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为课文的理解减缓了坡度。
二、拓展在文本的重点处
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今天的语文教学,既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也要关注作者是如何写的,目标指向语言文字运用。所以指导学生语文学习,既要得言、得意,也要得法,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以前学习《鞋匠的儿子》一文,我主要引导学生感悟林肯的伟大人格。今天再次教这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带领学生理解林肯演讲了什么作为教学目标之一;林肯又是如何演讲赢得议员们的热烈掌声的也成为教学重点。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沉潜吟咏,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在这基础上,我出示了一个小故事:“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吃过外国奶妈的奶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外国血统。朗宁机智地回答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我请学生比较一下,林肯的演讲和朗宁的回驳有何不同?通过比较,学生领悟到了林肯的演讲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朗宁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学生在比较中不仅更能感受到林肯的人格魅力,也学到了林肯的演讲艺术。
三、拓展在文本的空白处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但行文中很多地方也留下了艺术性的空白。它是作者为了艺术表达的需要,对那些原是作者所要着力表现的场景、情节、意旨的一种有目的的省略,以唤起读者的注意与思索,所以,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作品的再创作这一环节中去,从而对文本表达的中心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钱学森》课文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候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以及冲破阻拦回到新中国的经历。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文中说道:“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为什么要等这么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等待中,钱学森又遇到了哪些阻挠与迫害?学生充分发挥合理的想象,想象当时的美国政府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钱学森回国的种种可能,感受钱学森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拓展在文本的结尾处
有的文本结尾言虽尽,但意无穷,留给了我们极大的探索追究的空间。如果此时我们适度挖掘拓展一下,对文本中心的理解会更加透彻,对人物形象的感悟会更加清晰。
《第一朵杏花》课文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而这篇课文只是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结合文本的最后一句我们不禁要问:竺可桢为了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在常年生活中又是如何做到精确观察的?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适度交流,不仅使竺可桢的形象更加丰满,而且从中获得了充盈的精神食粮。
以上只是本人根据文本特点、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的资料拓展的一些尝试,从效果来看,学生能以良好的学习状态走进文本,与文本、编者、作者进行友好对话,解决了心中的疑惑,加深了对文本内涵的领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探究的欲望,较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拓展方法还有很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我愿与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