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聪明,读诗使人灵秀。中国是诗的国度,优秀的诗歌如耀眼的群星般璀璨夺目。学习诗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
然而在我们今天的诗歌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地讲解与分析,告诉学生这句诗的意思,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哪些内容是鉴赏的重点……这种以教师讲解诗句含义和写作技巧为主的教学,只能是培养出能回答各种诗歌练习的解答机器。许多学生在经过了三年的初中学习后,朗读诗歌如初学绕口令,一字一顿,既不顺畅,又无法读出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更不用说真正体会到诗歌语言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这样的诗歌教学,不仅削弱了诗歌的美感,而且扼杀了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其实,诗情、诗意、诗心、诗兴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因诗兴大发而“朗咏长川”,古代的私塾学堂也常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古人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是读出来的。我们今天的诗歌教学,应该归其本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爱上诗歌。
一、创设情境,在“境”中读
诗歌是无谱的音乐,欣赏音乐要用“心”聆听,整体感悟。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用“心”去聆听诗歌呢?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情境,一个富有情趣的谜语,一幅优美的图画,一首动听的曲子,一段诗化的开场白,都能营造美好的氛围,从而让学生兴奋起来,产生强烈的学习新诗的欲望,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快快乐乐地诵读诗歌。
在教学贺知章的《咏柳》时,借助课件给学生展示这样一幅鲜活的画面:湖面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枝繁叶茂,绿荫阴翳,微风过处,柳枝婆娑起舞,婀娜多姿,满目陶醉的诗人兴而作诗,再配上《咏柳》的音乐,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受到了美的熏陶,对诗歌学习充满了兴趣,学生和诗人的感情产生了共鸣。在有声有色的情境中和诗人同吟同诵,读出了柳树之美,春风之美,春天之美,自然之美和生活之美。
二、发挥想象,在“画”中读
歌语言是高度凝练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要能穿透短短的几行诗,甚至几个字,去读出“画面美”“内涵美”,就得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吴世昌先生说,“诗词需有想象”,运用想象去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审美享受。每一首古诗都像是一幅或浓墨重彩,或清新淡雅的山水画,在这样的山水画中,常会有留白之处,引人无限遐想。在诗歌教学时,如能引发学生的想象去读诗,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三、挖掘情感,在“情”中读
诗是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诗歌的感情包含在字里行间,所以有人认为诗学就是情学,认为诗是心灵的燃烧。古人读诗或低声吟哦,或漫声长吟,古人称作诗曰“吟咏情性”“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所以读诗一定要进入角色,把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才能读出诗情,读出诗味。如果冷冰冰地以旁观者的身份来朗读,就会索然寡味。因而在诗歌朗读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挖掘诗歌情感,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感情共鸣,带着浓浓的深情才能读出诗情进而读懂诗人心中喷薄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先让学生了解李煜写作此词的背景,作此词时,李煜已是亡国之君,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了解背景后,再引导学生去体会诗人的情感:孤独一人,独上小楼,月色如钩,在伤心人的眼里,缺月已是人事的缺憾,再向庭院望去,冷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的庭院,重门深锁,面对如此寂寞凄凉之景,人何以堪?过去的欢乐永远过去,如今离群索居,尝尽“离愁”的滋味。这般如丝般难以理清的愁绪如今向谁诉说?又有谁能懂?诗人在词中将离愁渲染得让人心中戚戚然。学生体会了这种感情,自然就能读出诗中的哀怨和愁苦,读懂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诗歌以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两千多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红笺小字,个个含愁”之幽会弃妇怀情之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之豪情壮志之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亦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之羁旅思乡之作,更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感时怀世哀伤民生之音……其情真挚动人,其辞藻更是耐挑灯夜读百般琢磨。面对这样的文化精华,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让学生尽情读,尽兴读,读得有滋有味,读得有声有色,读出情感,读出哲理,读出意境,读出韵味,读出对诗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