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柳暗花明新天地

2013-12-29 00:00:00李文菊
成才之路 2013年11期

摘 要:诗歌教学是学生鉴赏文学的最好手段之一,但在鉴赏时学生往往心中有意,口中无话。在教学中尝试以“读”为纲,先通读感知,再品读想象,由美读体验,后审读判断,让学生从中获得愉悦,从而热爱诗歌,逐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诗歌鉴赏;品情;悟理

我们在进行诗歌鉴赏教学时,往往会有这样的体会:教师的心中所想的往往不能和学生心中所思产生共鸣,学生把诗词会读了,也会背了可就是体验不出诗文中所描绘的那种美的境界。究竟如何才能走出这个困境呢?笔者在准确把握新课改精神的要求下,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体悟出:紧扣一个“读”字,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实践尝试,“读”出一片新天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先通读

所谓通读,就是先从整体上感知审美对象,这是进行诗歌鉴赏的第一步,也是学生积累赏析经验,获得初步的美感享受的基础。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反复通读整首诗,当学生对审美对象(诗歌)的文句有了感官刺激时,再进一步重点引导学生想,发挥类比联想,把自己头脑记忆中储存的相对应的感觉和知识都调动出来,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一步步转变成头脑中的一幅幅简单的画面,把诗歌中的画面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出来了。当学生对诗句有了这样的感觉以后,作为老师还要进而调动学生的知觉,下一步就是指导学生诵读全诗,逐步引导他们把诗中那些孤立的、单个的画面,通过想象联系起来构成一幅连贯的完美的艺术画面。

比如,我在教学《致橡树》的时侯,首先是学生在初读中所获得的仅仅是“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木棉”等个别的、零散的意象画面,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先按照诗歌的结构顺序闭上眼睛进行想象:凌霄花攀援在高枝上,痴情的鸟儿在枝头不停地歌唱,清澈的泉水不断流淌,险峻的山峰风光无限,明媚的春光和煦温暖,挺秀的木棉高大漂亮……橡树和木棉并肩而立,迎风霜、沐春雨,共担风雷、寒潮,叶相连,枝相依,根紧握……可以看出,在诗歌鉴赏教学中通读也就是让学生由感觉到知觉把孤立的、破碎的每一个审美意象连接成一幅完整画面的一种审美感受。

二、再品读

在学生通过第一步通读获得的一幅幅完整画面的基础上,再怎么做才能让这些客观的审美意象变得“鲜活”起来呢?这就需要对诗歌进行品读、体味,品读过程中的关键在于品读诗歌的语言,比如鉴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我就引导学生品读揣摩 那“破旧的老水车”、那“熏黑的矿灯”、 那“干瘪的稻穗”、那“失修的路基”、那“淤滩上的驳船”、那“古莲的胚芽”,还有“挂着眼泪的笑涡”和那“雪白的起跑线” ……先让学生说说这些意象的内在涵义,教师再引导学生明白:它们正概括了祖国数百年来贫困落后的历史,它们也诉说了人们的痛苦和希望,作者用这些描绘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历史转折时期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为祖国献身的热切愿望;也表现了我们伟大祖国母亲从苦难到新生的艰难历程,从而也表达了有着特殊情感经历的当时年轻一代思想的迷惘、深思、激昂的共同心声。通过这样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并品味诗歌的意象,才能让学生透过文字语言,进而领悟出诗人的“弦外之音”“话外之意”。

三、美美地读

所谓美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的思想情感、人生追求的理念和审美的需求融入到审美对象(诗歌)中进行再加工,这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首先要做好范读,因为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更能够调动学生的激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更便于让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其次要求营造读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电脑、声像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营造成形象的、具体的、有声有色的活动氛围。第三是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暂时忘掉自己的身份,穿越现实环境,张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让自己在诗歌所描绘的艺术境界中设身处地进入角色,和作者爱所同,恨如一……达到最后自己完全陶醉在诗歌所描绘的艺术氛围之中去,让自己与诗人达到一种跨越时空、“物我两忘”的审美共鸣状态。比如美读《孔雀东南飞》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分角色来美读,以不同的角色身份来体验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以不同的角色心情想象当时人物相应的行动,用这样的方式进入角色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诗歌意境美的愉悦体验,结果学生对诗歌感情的理解体会更深刻,更真实。

四、理性地读

理性地读就是所谓的审读,也就是要求对所读诗歌进行自己的审美判断,先要求教师把在美读时进入“穿越”和“忘我”状态的学生召唤回来,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第二步要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帮助学生把他们自己在诗歌中的感悟进一步升华为顿悟,从而结合现实生活学会对诗歌的艺术境界作出判断(肯定或否定的),让学生由最初的“情感澎湃”深一步发展成为“明辨是非”。第三步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作出自己的判断,不要强求标准答案或“一言堂”,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感悟,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婉约词人柳永的《雨霖铃》是“羁旅之愁”的优秀之作,在教学生审读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判断。鼓励学生说出心中所想,脑中所思。结果有的学生批判其伤感,认为分别应该是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的旷达胸襟;有的学生欣赏其缠绵,并吟诵周邦彦的“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来印证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感悟和判断只要言之有理,教师就要积极鼓励并给予肯定,让学生从中受到理性的启迪,收获一种自我判断的愉悦感,以达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的。

综上所述,在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读”为钥匙、以“读”做基础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感知,品悟,进而读出美、品出情、想象美、判出理,这才算是真正的鉴赏教学。如此这样一路“读”来,世间许多的情、诸多的理都尽在诗的“不言”中“跳了出来”,这也是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源头活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