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成才奠基

2013-12-29 00:00:00张军旗
成才之路 2013年11期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如果能使用新的理念操作语文教学,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思维能力,提升文化素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就会为未来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理念;成才;语文教学

沸沸扬扬的新课改将传统教法中“填鸭式”的繁琐训练、“满堂灌”的单调讲析、“以本为本”的烦琐思考引导“少慢差费”的普遍现象列为弊端。现在,新的教材与大纲已摆在我们面前。几乎与学生同步拿到教材的施教者如何按新大纲的要求操作语文教学,“旧瓶装新酒”是不行的。“教学有法”,既然传统教学有弊端已经暴露,那么我们就对症下药,相对于以往教学来提倡用新的理念来操作初中语文教学,具体内涵如下。

一、树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念,即变以往的纯知识灌输为学法指导的观念,正确处理“喂”与“觅”的关系

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所以新形势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变被动学习为自觉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会学、乐学、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精讲多练的观念,彻底改革教师讲析为主的授课方式,返璞归真

学生负担过重谁之过,语文吗?当然不是。有关资料显示,学生大部分的课外时间被数理化的题海所困,有时,正常的语文课的部分时间也被学生无奈自私挪作他用。更不用说那些读书、看报、视听等“大语文”的学习途径了。所以,课堂45分钟成了语文学习的生命线,但传统语文又深深打上了前苏联的烙印,上课必讲析。从时代背景到作者介绍,从段落分析到段意归纳主题概括,一堂课下来教师殷殷切切,无所不至,实质上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能收获到的只是些理性的条条框框,长此以往,学生思想僵化,谈何创新。所以,精讲多练,顺时而生,它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1. 精讲,也就是让学生听什么问题

一篇学生没有感知的课文,教师排山倒海的理性讲解只能使学生坠入云雾,倒不如抓住教材的实质设置几个具体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去感知课文,然后进行启发,使其领悟、探究。进而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实现扩展和创新。在此过程中如《学记》所言,教学语言要“约而达,微尔藏。罕譬而喻”,提问要“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回答要“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对学生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特别是该讲时“有如时雨而化之”,切莫学生一看即会,教师因知之甚多而喋喋不休,学生不会的噤若寒蝉。

2. 多练,包括技巧性训练和读写及说的训练

虽然我们反对烦琐机械的训练,新的教学大纲也淡化训练,但语文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该练的还得练。这是语文表达的内在要求。

读和背是统一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明读的重要性。初中生要博览群书,不要局限于教材这些“例子”。只有广泛涉猎,才能领略人类文明成果,从而积累词汇,提升文化素养。在读的基础上加强背诵。初中生思想单纯,记忆深刻,正是学生原始知识积累的“灌浆期”。对博大精深的名篇佳作 ,无论理解与否,只管一路背来,当积累达到一定量时,语文水平得不到质的提高那才叫“咄咄怪事”。

写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写作既是语文水平的体现,又是语文水平提高的途径。“勤写笔下生花”,当读背达到一定的程度,思想的火花就会闪现,灵感就会降临,这时要抓住时机,笔触心声,一气呵成。需强调的是写作过程不可拘泥于文体、内容和篇幅,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发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品位,培养健康个性。

讲、练、读、写返璞归真,四位一体。教师要摆正学生主体地位,灵活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讲时“一言既出,洗耳恭听”;练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读时“双眼一扫,统览全貌”;写时“手臂一挥,鸦雀无声”。

三、增强电教观念,优化课堂结构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代科技手段已经进入教育领域,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条件,用声光电信号改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状况。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使用电教手段,不但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进一步强化记忆,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增强双向教学观念,提高服务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仅是单向的传递信息,但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多元化,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往往具有双向性,出现了教学相长的局面。所以,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放在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上,用尊重、赏识、关爱等服务手段来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

综上所述,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是初中生“思想单纯,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学习时间相对宽裕”的特点决定的,是“让学生在更多的语文实践中增长见识,开启悟性,并适当进行语言学基本知识教育”教学任务重点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用新的理念开创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周文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0(6).

[2]张焕芝.语文教师素质刍议[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1(3).

[3]张博.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定西教育学院学

报,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