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让我们站在培育人才的高峰

2013-12-29 00:00:00于童
成才之路 2013年11期

第八章 全脑超弦思维诱发潜能

大脑这个“小宇宙”是唯一能与自然界这个大宇宙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的器官。所以,开发大脑这个“小宇宙”的潜能是实现人类进步和创新的关键。

第一节 创新与诱发潜能

一、什么是潜能

潜能,顾名思义就是潜在着(或尚未显现)的能量。一般地说,任何思维个体、思维群体,都具有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将其所蕴涵的能量或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的可能。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这种可能性的发挥是有一定限度的, “可能发挥的能量或能力”与“已经发挥的能量或能力”之间就产生了差异,这种差异就意味着各自尚有未发挥的能量或能力存在着,而这种尚未变成现实的能量或能力,就是潜在着的能量或能力。

二、大脑潜能是创造与创新工作的决定性因素

大脑中的潜在性能量或能力就如同大宇宙系统中的潜在着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在大脑系统工作中,即在学习和工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尤其表现在创新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更为明显。

三、大脑中巨大潜能有待开发

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现已清楚表明,人的大脑的潜能是巨大的,是可以开发的。

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一书中曾摘引过黑格尔的话,并批注为:“‘自在’=潜在,尚未发展,尚未展开。”列宁这一见解,指明了“潜在着的东西”,实属尚未发展的东西,或属尚示展开的东西。而“发展”或“展开”就意味着“潜在之物”必然要由“潜”变为“显”。潜能就是“潜在之物”,它自然也要从“潜”到“显”,变为发展之物、展开之物,这就是潜能外化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大脑潜能具有二重性

一、大脑潜能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

大脑潜能之所以必然地由“潜”到“显”是由大脑潜能所具有的二重性所决定的。这种“二重性”具体来说是:从大脑潜能本质上看,它既具有生物性,又具有社会性。人的潜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即各种潜能(体能、机能、技能、智能等)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既制约潜能产生与发展的先天性因素,又与后天性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正因为人的潜能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所以人的潜能才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

人的潜能如果没有生物性,他就失去了源头,如果缺乏社会性,就没法创造自己的历史。从人类发展史角度看,人类潜能的对象化,推进着人类的现代化,而人类的现代化,又推动着人的智能化,这便是历史的逻辑。

二、大脑潜能既具有潜藏性,又具有突发性

从大脑潜能发生上看,它具有潜藏性,又具有突发性。

在一般情况下,大脑潜能的外化与偶然遇到相关诱导因素有直接关系,大脑的潜能一旦外化则必然表现出强烈的突发性,这种突发性特点往往也是不能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大脑潜能的潜藏性的内涵,就是指其潜能在外化前不被自己所意识到的模糊性和外化的形式与效能的非预期性。

大脑潜能的突发性,就是指潜能由“潜”到“显”的实现过程是突如其来的,也是瞬间的,具有突发性的特征。

人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存在,大脑潜藏着的潜能在由“潜”到“显”的发生过程中,必然是受相关的社会因素所制约的。可以说,人的潜能,本质上是受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影响的。事实上,这种潜藏着的东西不可能从内部自然地流露出来,它的外化必须要借助某种“对象化”诱导因素,然后再以瞬间的或偶然的形式表现出来。

当然,以这种方式表现出来的潜能,其突发性功效仍具有清晰与模糊、正确与缺憾、成功与失败等双重属性。

三、大脑潜能既具有常习性,又具有独创性

人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往往通过两种方式,即渐进的方式和突变的方式。

依靠渐进的方式实现自我时,潜能便以常习性特征出现;依靠突变方式实现自我时,潜能就显示其独创性特征。

大脑潜能的常习性,就是指其潜能是以自然的、渐进式的方式参与人的正态思维和认识活动的。

大脑潜能的独创性特征,就是指其潜能以突变的、非线性的方式促进非逻辑思维与非理性认识进入激发态,从而实现创新的特征。

人既有受动性,又有能动性,人又以能动姿态支持受动性的,也正因为人具有受动性,人才要去冲破,去创新。

第三节 依据大脑潜能蕴藏方式实施开发潜能

一、健康的心态决定潜能的开发

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谈到人的大脑蕴藏着巨大的潜能,在正常情况下,大脑潜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但是,由于人的种种不良心理的影响,就是已发挥的潜能往往也达不到创新效能。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若充分发挥人脑蕴藏着的巨大潜能,就必须不断克服不良心理,树立有利于大脑潜能开发的健康心态。其一,克服惰性心理。树立不怕苦,不怕难,不怕死,努力奋斗,孜孜以求的探索性心理。而孜孜以求的探索性心理,表现为意志坚强、兴趣盎然、坚韧不拔,有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境界。其二,克服“中庸”心理。形成竞争型的求异心理态势,才能使大脑蕴藏的潜能得到开发。中庸,本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种主张,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持,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理想人物,共创 “太平和合”的境界。另外,迷信权威,只求“中庸”太平,这似乎也是人们的一个惯性心理,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其三,克服畏惧心理。形成知难而进的心理胜势,这胜势有利于大脑蕴藏的潜能脱颖而出。畏惧心理常使人做不成事,完不成工作任务,使人丧失奋斗目标和信心;正如数理逻辑学家怀特海所说:“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它不仅阴碍着大脑潜在能力的发挥,而且还使发挥出来的潜能毁掉。

二、科学管理蕴藏着潜能

虽然管理属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客观环境范畴,事实上科学管理活动也同样蕴藏着极大的潜能。管理理念的正确与否,管理方法的科学与否,管理思路的清晰与否,都会成为直接或间接地制约着人的潜能发挥程度。

第四节 以超弦思维诱发潜能

一、诱发大脑潜能的条件是使大脑达到“激发态”

人脑巨大的潜能如何诱发出来,一直是人们比较关心的实际问题,现代思维科学研究也在关注着这个问题。经过多年研究认为,诱发大脑潜能问题既有主观心理因素,又有客观环境因素。然而,真正核心因素是如何科学思维问题。在这里,以钱学森院士现代思维科学理论为依据,提出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诱发大脑潜能的“全脑超弦思维”模型,以期在新时代使更多人走向创意旺盛,创造成功,创新丰硕之路。

创新的“本质力量”与强烈的激情、热情息息相关。就是说,无论潜能是以渐变的方式、线性的方式显现,还是融于非逻辑思维和非理性之中,都无一不与大脑的“激发态”有关。大脑活动一旦进入“激发态”(State of excitarion)便为创新提供了可能。

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在造就万物的同时,又格外赋予万物之灵的人一种聪慧的“创造新脑”。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人类独具的这个聪慧的“创造新脑”是多种多样的,更是丰富多彩的。

有发现脑、智能脑、科学脑,也有音乐脑、绘画脑、艺术脑;

有数学脑、抽象脑、逻辑脑,也有文学脑、诗词脑、形象脑;

有概念脑、计算脑、推论脑,也有理解脑、直觉脑、灵感脑;

有交际脑、应付脑、情感脑,也有战略脑、战术脑、指挥脑;

有经商脑、管理脑、经济脑,也有分析脑、论证脑、决策脑;

……

二、全脑超弦思维的机制

开发大脑的“全脑超弦思维”必须关注知识与经验信息的输入、筛选和加工,这是产生创意、创造和创新的基础,自然也是开发“全脑超弦思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开发大脑潜能的“全脑超弦思维”系统模型,主要是由三个有机联系的层次建构而成的。

第一层次,显意识将“问题”输入给潜意识,潜意识对输入的“问题”,传给全方位地运用思维规律、方式和方法的大脑进行加工。

第二层次,潜意识对输入的“问题”信息,与潜意识已存信息整合加工而形成“主题性”信息并制导大脑让各种思维规律去综合运用和加工,这种思维活动一般都以前面提到的四种基本思维规律为主,同时也借助直觉、想象、幻想、情感和意志,(各式各样的思维方式和方法都处于旋动之中)达到想要开发并一定能开发的大脑潜能的目的。

第三层次,大脑开发的潜能与输入问题信息经过碰撞、交合而产生崭新的信息(思维结果),输出后可能得到三个直接结果,即产生创意,形成创造,实现创新。同时,在这一实践过程中,还会出现增强四种“商”(即智商、情商、挫商和灵商)的某一种或几种。这四种“商”增长程度往往长期影响并不时地决定着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水平。

开发大脑潜能的“全脑超弦思维”训练的过程也是修炼这四种“商”的过程。其实,如果说通过“全脑超弦思维”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创意、形成创造、实现创新的话,这仅仅是权宜之计,而真正的目的在于磨炼这四种长期起作用的“商”,只有这四种“商”磨炼成功了,在“智慧至上”时代迎接各种竞争和挑战也就应对自如了。

“超弦”理论是构筑在美妙的数学观念之上的,而且结论与现实世界是自洽的。这个理论在物理学领域“声称能统一地描写所有的力”,在思维领域可称这个理论能全面的、系统性的、创造性地调动各种思维规律、方式和方法,去实现全脑各方位的潜能的诱发,以期达到创新的目的。

事实上,这种“超弦”可视为无所不能,无所不及,无所不解的意思,它与人的思维活动有极大的相似性,将其借用过来,意义就是我们想要开发的大脑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