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翱:在量子世界翱翔的“80后”教授

2013-12-29 00:00:00王虹蔚叶国吴洣麓
成才之路 2013年11期

32岁斩获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菲涅尔奖,从启东中学走出去的青年才俊陈宇翱的成就让家乡人自豪不已。他的中学老师及家人、发小,共同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既热爱科学又热爱生活,勤思考爱动手,情商与智商同样高的青年科学家形象——

一、师徒获同一大奖

走进启东中学,这所以屡获国际奥赛金奖而闻名的中学内,依然沉浸在陈宇翱喜获菲涅尔奖所带来的喜悦中。“确认获奖消息后,陈宇翱第一时间向母校报喜,感谢家乡对他的培养。这几天,我已经和他通了好几次电话,他对母校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 ”聊起这位1999年毕业于启东中学的青年才俊,校长王生语带颤音,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32岁的陈宇翱,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教授。 2013年4月13日,该校对外发布信息,为表彰陈宇翱在光子和冷原子操纵以及量子信息研究领域中做出的杰出贡献,欧洲物理学会决定授予其2013年度菲涅尔奖。

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以19世纪最伟大的光学家菲涅尔命名,是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青年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每两年颁发一次。 2005年6月,中科大教授潘建伟获得该奖,是获此奖项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时隔8年,2013年4月,年仅32岁的陈宇翱继导师潘建伟之后,成为获得此奖的第二位中国科学家。师徒两人先后获同一大奖,成为一段佳话。“能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得益于母校给我的启蒙,我要将这份荣誉与家乡父老一道分享。 ”远在北京开会的陈宇翱这样向我们表达自己获奖后的心情。

二、从小展露聪慧天资

陈宇翱的父亲陈玉飞从部队转业后在启东市久隆镇政府工作,后到久隆印刷厂当副厂长,母亲是当地一家针织厂职工。因父母都忙,没人照看小宇翱,在其4岁那年,父亲就找了当地村小学老师帮忙,让他读小学。“小学时成绩就很好,基本都是第一,我们都顺其自然,从来不干涉他的学习。”陈玉飞告诉记者。

因为双方父母是同事,两家人又是邻居,小时候,陈宇翱和柯正经常在一起玩。“暑假里,他常常早晨5点半就来我家,拉我一起打‘坦克大战’。 ”二十多年过去,谈及小时候的趣事,发小柯正对陈宇翱依然一脸崇拜,“没办法,他那时学习成绩特别好,老师都不要他做作业。 ”

这样的趣事还不少:一次考数学时,陈宇翱考了半个小时就睡着了。监考老师赶紧拍醒他,让其赶快做试卷,陈宇翱说他全做好了。监考老师正好是位数学老师,拿起试卷仔细看过去,不仅全做好、还全对,只得对陈宇翱来了一句,“你继续睡吧! ”

陈宇翱的聪慧还曾在中国科大引起一场不小风波。王生回忆,1997年,当时仍在读高中的陈宇翱到中国科大进行奥赛辅导,正巧碰上该校大一到大三学生进行物理竞赛。心中痒痒的陈宇翱便“冒用”中国科大学生报名参加,结果一不小心拿了全科大第一,学校最后一查,才发现竟然是一名高中生。

三、帮助老师送实验仪器时常会动手再做一遍

启东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奥赛中心主任王建忠是陈宇翱高中三年的物理老师,可以说是陈宇翱在科学领域遨游的最早引路人。“陈宇翱是1995年提前招生进来的,他非常爱思考,对物理兴趣很浓。 ”说起这位得意门生,王建忠一脸自豪。仅仅上了1个月的课后,陈宇翱在物理方面的特长就展露了,王建忠向班主任提出由陈宇翱来担任物理课代表。

做了课代表后,陈宇翱天天跟着王建忠,接受了很多物理学习方面的新理念。王建忠上物理课,实验比较多,每次做完实验后,身为课代表的陈宇翱总要帮忙把仪器搬回实验室。这时,看了不过瘾的陈宇翱就会搞点“特权”,利用这个机会再做一遍。“他的思路常常别出心裁,有时提出的问题令我也大伤脑筋。 ”王建忠说。

正是凭着这股爱思考的韧劲,陈宇翱的物理成绩“冒”得非常早。刚升高二,陈宇翱就与高三学生一起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江苏赛区复赛,并以绝对优势拿下江苏省第一名。“不是险胜,是遥遥领先。”至今,王建忠依然清晰记得那天赛后的情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都在餐厅内对试题答案,一共6道题,陈宇翱4道全对,而很多人连一题都没完整做对,当时在餐厅就引起轰动。

1998年,陈宇翱在第29届国际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竞赛中,一举夺得实验第一、总分第一两个奖项,填补了中国学生从未在国际物理奥赛中取得过实验第一的空白。

四、业余爱好广泛,总能抓住一切机会放松自己

三年高中求学生涯,陈宇翱几乎每天都会与王建忠亲密接触。那会儿,王建忠经常带着陈宇翱外出比赛,当时交通条件不好,为了第二天一大早能赶到汽车站坐车,陈宇翱头一天晚上便从久隆赶到王建忠家休息,第二天再一起出发,“陈宇翱非常独立,这些事情,都不用家里操心。 ”

王建忠说,陈宇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死读书,不拼时间,该放松时尽情放松。高一第二学期,陈宇翱代表江苏参加全国中学生力学竞赛,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集训。下课后,王建忠等他一起去吃饭,陈宇翱却跟老师说,“你先去吃,我去游个泳。”原来,早在到达集训点的第一天,陈宇翱就打听好了这里体育运动场馆的开放情况。“作为科学家,陈宇翱的情商跟他的智商一样高。 ”王建忠告诉我们,陈宇翱很善于跟外人沟通交流,也常常会真情流露。 1997年,王建忠陪同陈宇翱前往江西参赛。那次,王建忠的腿伤还没完全恢复,一路上,陈宇翱总是抢着把老师行李背在肩上。因为两人长得像,在江西师范大学比赛时,人们常会指着两人说,“你看,人家家长多重视,父亲还专门陪着来参赛。 ”“做科研得安心坐冷板凳,不能浮躁,除了兴趣外还需要有定力,能抵挡诱惑。小陈昔日埋头做学问,今日夺奖耀神

州……”陈宇翱获奖后,不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在网上,网友也如此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