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注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认清信息技术学科现状,把握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科的定位,是做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定位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培养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主要途径,直接关系着整个国民的基本素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因此准确定位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当前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在我国,信息技术是由计算机课过渡而来的,在小学三到六年级开设,主要教授学生们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在初中阶段则没有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科学知识技能。到了高中,开设多种多样的信息技术必修、选修课,但由于以下种种原因,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令人担忧。
1.信息技术学科本位层面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中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校中的地位是与高考课程有着一定差距的,仍然是一门“小学科”。新课程改革以后它和通用技术被列入技术学科领域。虽然部分省市已将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纳入高考考核,但分值仅占5分,大部分区域还仅限于学业水平考试。
2.学校管理层面
学校领导对信息技术不了解、不重视。比如:硬件不到位或配置低,无法保证学生的上机实践操作,课时安排不足或者被其他学科占用,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此外,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很少投资于代课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和专业的培训。
3.教师队伍层面
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由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小学科”不参加高考,不被学校领导重视,同时也与高考奖金和诸多奖励无关,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往往难以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因此,教师的积极性不高,也就缺少努力钻研的动力。学科教学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方法,教师无章可循,深感困惑与迷茫,且因为是“小学科”,教学反思不到位,更谈不上创新教学方法。大部分教师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演示—学生演练”为主,目的就是应付省里组织的学业水平考试,因此造成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低效甚至无效的局面。
二、对信息技术学科的深层认识
1.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目标定位
信息技术教育关注的不是信息技术本身,而是运用信息技术来帮助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教学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美国图书馆协会在1989年的报告中将信息素养的概念明确为“个体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基于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信息技术教师应加强对信息技术教育内涵的认识,克服唯计算机技术的思想,切实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第一目标。
(1)将信息技术定位于服务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工具,定位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与信息责任的培养。
①学生发展对技术用途的积极态度,以支持终身学习、合作学习;
②学生使用技术工具增进学习,提高创造性;
③学生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和社会问题;
④学生使用各种媒体和形式与不同的群体和个人有效地交流信息和思想。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力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具体如下:
①学生使用技术查找、评价和收集各种来源的信息;
②学生使用技术资源解决问题和作出明智的决策;
③学生在开发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策略中使用技术。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具有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终身受益,价值永恒。
2.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解
作为一门课程,信息技术教育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进行信息技术的操作与使用训练,也不仅仅是阐述信息技术工作的原理,而应从信息技术学科、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等维度构建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框架。因此,科学、准确地理解信息技术课程,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前提。STS教育观———
(1)科学教育方面(Science)
注重课堂有机渗透,挖掘信息“科学”背后隐含的思想、方法和信息技术科学原理。
(2)技术教育方面(Technology)
改变脱离实际应用的情境,“为操作而操作”的“书本技术”教学倾向,重视面向实际应用情境的实践取向的技术教育方式。
(3)社会教育方面(Society)
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设计任务,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探究和学习技术。
3.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性及教学实施
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一般学科课程的共性,也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基础性、发展性、工具性、实践性、综合性、人文性。
认识到信息技术目标与特性后,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树立大课程观,把课程的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入精彩的、学生感兴趣的课程内容;合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任务中自主去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去探究未知的意识和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育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我们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更新理念,寻找规律,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
(作者单位 山西省中阳县第一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