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变教为导,以导促学,学思结合,导学互动”。它改变了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等落后陈旧、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确立了课堂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引导;探究;合作;互动
我在听课和与同事们的交流中发现一些教师在“合作互动”这一环节上出现困惑。原因有多样,如何搞好“合作互动”这一环节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合作关系
“导学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三种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成为动态的研究者。
二、建立好学生之间的合作框架
小组讨论式的合作,一是要注意讨论的问题要有讨论的必要性,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还用讨论吗?二是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半分钟能解决什么问题?三是小组间的同学要互相帮助,切忌成绩好的同学想出答案就算小组的研究成果,否则,长期下去,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就懒于思考了,其合作也就成了“假合作”“伪合作”。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通常以4~6个人为宜。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由组织能力强,学习态度好,乐于助人,有一定合作创新意识的学生担任。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三、寻找合作探索的结合点
1.树立新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理念。人是有差异的,如果按同样的要求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不科学的。全面发展不等于均衡发展,木桶理论从一个侧面讲也不利于人才的培育。
2.明确新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的特点。新课标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评价有其显著的特点,即面向大众,承认差异,尊重个体。我们要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变教师独裁式评价为师生双主体平等对话式评价。
总之,“合作互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努力研究,使合作学习更完美。
(作者单位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老城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