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来表达中心思想的一种文体。阅读记叙文必须注意把握文章的基本要素,理清记叙的线索,准确理解记叙文中的描写、议论和抒情。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全面把握记叙文的内容。
关键词:记叙文;阅读;复习
职业高中生的现状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像普通高中生一样。只要上了高中绝大部分都是要参加高考的,但是职高生中也有不少要参加职高考试的,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还要参加高考。而在考试中,无论是职高考试,还是普高考试,记叙文的阅读量是占很大比例的。所以,把握好记叙文的阅读复习,对于职高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了解记叙文的特性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或“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叙事、写人、状物所表达出来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情感。我们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它的中心意思,这样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
二、重视指导讲评,突破重点难点
训练虽然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如果教师忽视指导和讲评,那么其效果也不是最佳的。一份卷子、一个语段,学生练好以后可能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这不是训练的最佳效果,即使做对了题目,多少带有偶然的成分,只能说明他会做这个题目,不能说明他会做这类题目。我以为最佳效果应该是“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尽可能让学生做到,不仅会做这个题目,我还会做这类题目。这便是解题能力,若要通过训练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教师的指导和讲评就不能忽视。
那如何指导呢?我的做法是:1.平时上课指导:碰到什么指导什么。如讲述《邓稼先》一课时,指导学生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讲《威尼斯》时,指导环境描写的作用,等等。2.训练中指导: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对于普高生来说考试很频繁,而职高生是很少进行考试的,但不考不等于不训练。我选取一些涵盖要点的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遇到难题或重点,帮助学生分析,指导解题方法,讨论解题思路,然后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样既减轻学生的压力,也实现了“会做这类题”的目标。至于讲评,仍然坚持讲述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尽力让学生达到“不仅会做这个题而且会做这类题”的目标
三、把握内容、分析关键
对于记叙文的阅读来说,难点主要体现在如何把握所给短文的内容、提高分析关键词句的含义的能力和水平,现在就这些难点简单地予以分析。
1.如何把握文章内容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志、参观志、回忆录等。
以记叙散文为例: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着重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它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还有的侧重是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2.如何解析关键词句的含义、作用
下面以《范进中举》的一个句子为例: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在此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攥”“舒”“缩”“揣”四个动词,反映了胡屠户并不是真的想将钱还给范进,所以将拳头“舒过来”,当他听范进说确实不需要这些银子时,连忙将拳头缩了回去,将钱揣进腰里,这样就写足了胡屠户的虚伪和见钱眼开的丑恶嘴脸,这样文章的讽刺意味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如何解析关键句的含义
这类问题可以结合抒情性散文、哲理性散文复习。我想这样解决:由物到人、由个别到一般。先弄懂字面意思,然后联想,层层深入或逐步扩大,最终解决问题。比如高尔基的《海燕》,第一步,把这篇散文诗当作一篇写海燕的作品,理解作者描绘的三幅画面,表现海燕英勇无畏、乐观自信的品格,抒发赞美海燕的思想感情。然后联系到作品背景和作者身份、经历,启发学生进行联想,过渡到作品深层的理解:表现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英勇无畏、乐观自信的精神品质,抒发作者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思想感情。
其实,对于记叙文的学习,不仅对那些要参加考试的中职生有益,而且对其他中职生都是有益,学生一旦走向社会无论是工作,生活都要无形中接触到阅读。而记叙文的阅读为主。
参考文献:
[1]赵玉莲.如何阅读记叙文[J].写作,2005(16).
[2]刘衬娥.如何阅读记叙文[J].新校园:中旬刊,2011(6).
[3]飞星.怎样阅读记叙文[J].课堂内外:初中版,2005(1).
(作者单位 山西省武乡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