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重点任务之一。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行走课堂·小学英语》一书详细地阐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的教学问题与对策,同时还为我们提供了很有实效的案例、课堂片段以及评析,给了我不小的帮助和启迪。新课程凸显了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习的情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那么如何转变英语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呢?我认为主要有三种途径。
一、变他主学习为自主学习
他主学习是他人主导学习,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强调的是他人;自主学习是在他人科学引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主动地学习,强调的是自己。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从依赖到独立,从被动到主动,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分析、解决,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这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在英语课堂上,多让学生来说、做、演、练。比如,在教身体类单词,教授完单词后,我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仅进行组织。我将带领学生读单词转变为让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单词;巩固单词玩游戏时,我将老师发口令学生做动作转变为学生之间互发口令,互相做动作;总结时,我让学生自己说出今天教授的主要内容。在编chant时,我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想一想。如,挂衣橱里衣服多,春秋天,jacket,女式衬衫blouse,男式衬衫是shirt;炎热的夏天穿什么?女孩dress,skirt,男孩要穿T-shirt;冬天到,寒风吹,出门别忘带coat。学颜色时,学生是这样编的:red,red红彤彤;green,green绿油油;blue,blue蓝湛湛;yellow,yellow黄澄澄;black,black黑乎乎;white,white白茫茫。课后我也给予学生足够的空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翻阅资料,到网上寻找文化背景,节日的由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风俗习惯等,从而使学生会学习。
二、变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
接受学习是以获得知识为主,以增加个体知识储备、扩展知识视野为目的;探究学习是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探究活动,来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以形成和发展科学素养为目的,既重视结果,又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比如,在教Where’s my cake?这一单元时,我先出示妈妈在厨房里的场景,让学生互相对话,你可以编成哪些对话内容。如:Who’s she?She’s Su Yang’s mother.What colour is her dress?一直到Where’s my mother?同法出示爸爸在书房的图片,学生说出Where’s Dad?最后出示照相机的图片,但没有说明在何地,学生可以进行猜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给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可能,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发他们的联想思维,整个过程一直是学生凭着自己对对话的理解,将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灵活运用,由单一固定的对话过渡到综合内容,既复习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学生之间的对话、交往和反思性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抓住了探究学习的精髓。
三、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
个体学习形式单一,浪费集体学习中宝贵的人力资源。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某一目标。在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既可以缩短时间,又能集思广益、互动信息、交流情感、促进学习,在合作中加强实践,取长补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如,在学完颜色单词后,我将学生分为每四人一组,为每组发一张作画纸,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合作画一幅相关的画,再涂上颜色。涂涂画画这种合作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一些生性胆小的学生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每个学生感觉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肯定,有集体荣誉感。在学完衣服类单词后,我分工让学生完成一次时装秀,这一过程繁琐而又费心,但通过合作,学生精心准备,各尽所能。在展示会上,各组形式多样,介绍时语言流利,在热闹的气氛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一合作活动加大了对学生语言输入量,激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语言和生活中建立了自信,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荆玉求.行走课堂·小学英语.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靖江市滨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