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地正脚背发球技术是毽球运动中运用较频繁的技术动作。但是最初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掌握,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六字教学法”——稳、跟、时、弹、绷、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原地正脚背发球技术。
关键词:毽球;正脚背发球;教学策略
原地正脚背发球技术是毽球运动中运用较频繁的技术动作。在学习中学生不能很好地踢出球,总有脚尖没有绷平、抬脚过高、触球点不正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学生进一步学习毽球技术的信心。所以,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对待正脚背发球技术的教学,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学好这项技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学习毽球的兴趣。在原地正脚背发球教学中,只要能抓住技术要领,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不会低。在此,笔者结合个人的微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谈原地正脚背发球的教学策略。
一、发展专项柔韧性、协调性
在毽球运动中,对大多初学者而言,技术动作掌握得快慢与专项柔韧性、协调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教学中也不难发现,有些学生虽然过去从没接触过毽球运动,但在学习中一教就懂,一学就会,动作做得很不错,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在学习之前就已经具备进行正脚背发球的专项柔韧性和协调能力。要是学生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们教学效率就会很低。因此,在学习正脚背发球的前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专项柔韧性和协调能力的训练,重点发展踝关节背伸,膝关节、髋关节屈伸灵活性和徒手模仿正脚背发球的动作练习。
1.踝关节背伸可采用跪地压踝的方法练习
操作要领:双膝跪地脚背伸,脚背面完全着地使踝关节充分背伸,上体正直缓缓向后对脚背面的韧带进行拉伸,持续15~20秒;亦可采用脚底贴近臀部的柔韧练习,单足站立,另一腿屈,大小腿充分折叠,同一侧手掰起脚背使脚底尽量地贴近臀部,上体正直保持10~15秒。
2.坐位腿屈伸
坐位腿屈伸主要发展腹部肌群、膝、髋关节屈伸幅度及其用力、放松的协调能力,有利于在正脚背发球时摆腿收腹。具体练习方法:取坐位,上体尽量挺直,双手撑地于身体两侧,双腿并拢伸直脚面绷紧,腹部发力屈膝,大小腿充分折叠,双腿再伸直脚面绷紧,反复进行20~30次,从而发展髋、膝关节的活动幅度、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3.抛球摆腿
徒手模仿原地正脚背发球的动作,即成发球的准备姿势站立,一手四指成掌做托球状,垂直向上轻抛球,顺势前移身体重心,脚面绷紧,小腿弹抖发力,把整个动作做清楚之后进行下一个练习。在练习中,强调学生重心前移,体会摆动腿的大小腿充分折叠,摆腿同时收腹,以髋关节带动大腿,大腿带动小腿,小腿带动脚踝,最后力达脚背的发力顺序。在多次反复做这个动作时,要求学生把每一动作做清楚再进行下一个动作,杜绝原地机械地抛球摆腿。
二、讲解示范简明、扼要
正脚背发球练习要点:平稳地垂直向上抛球,使球落于体前40~50 cm,顺势前移重心,待球落于膝盖的高度起脚,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快速弹抖发力,踝关节背伸脚面紧绷摆正,快速将球击出后,脚面仍保持绷直。为此,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六字教学法”——稳、跟、时、弹、绷、正,进行教学。
1.“稳”即抛球稳
抛球是发球的首要环节,是发球成败的关键。要教育学生重视抛球和加强抛球的专门练习,每次抛球都要做到用力大小固定、位置固定、高度固定、手法固定。为了能更准确地抓住时机,不要将球抛得太高,我们可以首先指导学生徒手练习抛球,动作方法如下:两脚前后开立(左脚前),重心落于左脚,左手持球于腹前一臂距离且与右脚对齐,高度位于肚脐稍下方,微屈肘带动手指垂直向上轻抛球。如此反复多次体验,待熟悉之后我们可以结合球进行“抛球入圈”的辅助练习:在学生的右脚前40 cm处划一个直径10 cm的圆,抛球入圈,使学生体会抛球力度与位置。
2.“跟”即重心跟
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发球远度不够,究其原因还是重心没有跟上或者跟上不足。笔者通过多次发球实验发现,重心前移50 cm左右,球能达到最佳远度。根据以上情况,我们采用“画线法”进行改进学习。我们在发球线前50 cm处划一条与之平行的短线,徒手练习时面朝场区,脚前后开立,左脚前,重心落于右脚,身体重心一边缓慢由后向前移到左腿,一边做抛球模仿动作,左腿支撑身体重心的同时右脚上前击球。击球后右脚应该接近或超过那条短线,且重心过渡到右腿上,在保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完成整个发球动作。如此反复多次体验重心移动的过程,待动作熟练后再做结合球练习。
3.“时”即抓时机
在教学初期,有小部分同学有踢不到球或踢到的球很无力(没有高度和远度)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击球时机没有掌握好。正脚背发球时,最佳的起脚时机应是球离地面30~40 cm左右的时候,即球落于膝盖的高度起球。起脚太早就会导致踢出的球无力地向上飞行;起脚太晚导致球贴着地面低空飞行。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统一听教师信号进行起脚踢球的练习,帮助学生找到起脚的最佳时机。
4.“弹”即弹小腿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弹小腿发力击球,但是发现部分学生总会把大腿抬得很高,髋关节不能放松动作很紧张,致使腿部无法发力,发出的球达不到较好的效果。一般在原地正脚背发球过程中,要求髋关节放松,大腿带动小腿弹击发力,才能将身体的力量充分传递到毽球上,使其快速飞出。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先左腿支撑,并将右大腿适当抬起约45度固定后,将小腿向大腿后侧折叠,再顺势将小腿弹出,即可体会到“弹小腿”爆发出来的力度。在练习过程中,先反复体会大腿带动小腿的弹踢动作,待熟练后再进行持球练习。
5.“绷”即绷脚背
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发出的球总是朝自己的头顶或是向后飞,观察其踢球之后的脚型,脚尖总是朝上的而且踝关节很松。究其原因还是脚背没有绷紧。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学生踢球后,脚面仍保持绷直。为了体验绷脚背的感觉,可以采用“座位直腿绷脚背”。在此基础上,进而要求学生进行“拉绳定距踢”的练习。具体练法:在发球线前40 cm拉一根短绳距地面高约30 cm,学生在发球线前站立,大腿适当抬起约45度,迅速摆动小腿,脚面绷直,用脚正面触及短绳(不越过短绳或把绳踢出),脚型固定稍做停留再继续下一个的练习,待熟练后再进行持球练习。
6.“正”即触球正
在教学中,有部分学生的毽球飞行路线不正,不是飞向左就是飞向右边线。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抛球不稳,二是触球不正。抛球不稳定,我们可以运用上面所讲的“抛球入圈”等方法帮助学生纠正;触球不正,可以采用“记号踢固定球”的方法,我们把一足球固定,在学生的鞋面上方打上触球记号,指导学生原地站立绷紧脚背轻触球,反复多次练习,体会正确摆腿和击球位置。
三、教学中注重个别学生心理辅导
学生的运动能力参差不齐、掌握技术的快慢不一,在教学和练习中教师应注重个别对待,特别应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从学习情绪、情感上进行疏导与激励。技术方面的指导我们可以根据前面所讲的方法再结合个人的情况进行特殊的练习;心理方面应不断鼓励学生,勤学多练,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原地正脚背发球技术。
参考文献:
[1]高章宁.毽球运动[M].湖北教育,1984.
[2]郭鸿.毽球运动技术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9).
[3]陈良业,陈炳添.毽球脚内侧踢球教学策略[J].中国学校体育,2012(9).
[4]向然,鄢生虎.毽球正脚背发球技术教学发法[J].宜春学院学报,2011(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