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提问是师生平等参与民主交流的重要途径,提问是否科学、艺术,关系着课堂效率的高低。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的重要手段,是师生平等参与和民主交流的过程,受到众多教育工作者重视。那么,怎样提问才是科学的,才具有艺术性和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精心设计和实施提问呢?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提问要与学生的思维合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重要的是为了变得聪明。”那么,怎样设计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探索知识呢?我就要看你所提的问题是否与学生的思维合a42G76uiWqOvk2Fb/AGp4A==拍,是否捕捉住了学生的思考点。如果在学生“心求通而来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心理状态中恰当提问,就能一石激击起千层浪,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提问要有坡度,层层渐进
坡度,设计问题时难度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低点起步,再层层深入地逐步设问,让学生不断地对原来知识进行回忆和联想,以旧铺新,以旧引新,在原来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认识水平。
三、提问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区别对待因人而异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要义之一,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力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但是,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就得克服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因为教师喜欢学习优秀的学生,教学过程往往被几个优等生垄断,其他学生只是陪读、陪听。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要么是没有提问的难度和质量;要么是因为一部分学生回答不了教师的提问,而拖延教学时间,影响教学进程。
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途径是教师设计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备课要更有针对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耐心地引导帮助学生完成提问。总之,要使好学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到”“吃得了”。
四、设问要围绕一个中心,形成知识系统
提问要具有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对教材的重难点、训练点、烂熟于胸,对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要加以整合,然后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围绕一个中心,层层展开,使整个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方向性强,使每一课的问题,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学生学起来思路清晰,不致走入歧途。
另外,课堂提问还应注意的是,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让学生思考后再指名回答,而不是先指名后提问,要让全体学生都“动”起来。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足阅读、思考的时间,经过学生充分准备后再让其回答,可以增强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作者单位 陕西省洋县戚氏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