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需求。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
关键词:兴趣;融洽;情趣;寓教于乐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初中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初中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需求。因此,本人认为,趣味教学的核心问题是: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兴趣,学得主动,提高效率。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具体思路和做法,以期推动中学英语教学。
一、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表情要轻松愉快,目光要亲切,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书法要规范、漂亮,版面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二、课内外相结合
英语教学应主要放在课内,向45分钟要质量。但要学好英语光靠每周几次英语课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还要大力开展课外教学活动。但这种话动,不应是课内教学的继续,也不应是无组织地放任自流。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爱好的同学,进行适当地组织。比如,有目的地培养骨干,开展英语游戏,开演唱会、朗诵会,既可各班进行,也可同年级、全校进行。其目的是活跃学生课外生活,巩固课内学的知识,创造英语学习的气氛,培养学生学英语兴趣,使课内外结合,相得益彰。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就是把学生从“老师抱着走”过渡到“老师扶着走”。预习前,教师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把要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作好笔记,课堂上释疑。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的基础上,围绕着教材,师生共同确定预习的内容,学生自己寻找有关的资料,记好预习笔记,课堂上讨论、释疑。这样学生间就互动起来了。教师讲学生所想,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听课效果明显改善。
总之,兴趣问题是英语教学中的首要问题,“兴趣是学习之母”,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英语课上成活泼有趣的言语技能课,让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全面提高英语教与学的质量,努力提高英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中建.教育变革新意义.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
[2]吴刚平.校本研究丛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王宾华.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江苏省沭阳县建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