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实际,从“趣”“实”“活”三个层面来阐明识字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识字教学;三字经;教学片段
汉字中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上至天、下达地、以至民俗等远古信息,这是世界上任何一种拼音文字都无可比拟的。让识字教学达到高效,是每一个小学语文老师的神圣使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规划为“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对识字的定位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差,见识狭小,生活经验欠缺,加之汉字难学、难写、难记,这些都给识字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以《带木字旁的字》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我对识字教学的几点心得。
一、趣
趣是识字教学的先导,有趣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怎样让学生产生浓厚的识字兴趣呢?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是识字教学的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的手段要形象直观,尽最大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第二是利用汉字独有的特点,重视从汉字本身挖掘趣味性。
《带木字旁的字》教学片段一
师:看,老师带来了一位客人。(扮演大树的学生抬着树的道具上台与其他学生互打招呼)
生:嗨,大家好!我是树。
生:树,你好!
师:你们觉得这棵树长得怎么样?
生:这棵树长得枝繁叶茂。
师:我们的祖先根据树的形状创造了一个字来表示树,出示小篆“■”,(师边指图边问)看,上面弯曲的这部分像树的什么?(树枝)中间笔直的呢?(树干)再看下面弯曲的线条像什么?(树根)这个古老的字虽然跟树的形状很像,但较难写。后来人们为了书写的方便,把它高举的胳膊拉平,弯曲的双腿舒展,就变成了现在这个字,认识吗?(出示简化字“木”)
生:“木”字。
师:咱们比一比这两种写法,看,汉字的演变越来越简单了吧!请跟老师书空:横平竖直,撇捺要舒展。
解析:这一环节让学生与道具树互打招呼,描述树的样子,老师用拟人化的语言将“木”的演变过程讲得趣味十足,上课伊始就激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实
“实”是识字教学的生命,具体指目标要明确,采用各种有效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教给学生一些实实在在的汉字知识,掌握字的音、形、义,笔顺、笔画、结构、部首、组词、造句等,使学生学有所得,一步一个脚印。正如斯霞老师所说:“真正达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学会应用,才是认了字。”此外,识完字后,指导学生写字时也要讲究实效,我着重指导学生读帖,以帖为师,写字前仔细琢磨,掌握方法,做到两个注意:注意什么地方容易写错,注意怎么写才好看。这样学生练习时才能写得正确漂亮。
《带木字旁的字》教学片段二
师:一棵树就是“木”,树多了就是“林”,树林是鸟儿的家,是人类空气的净化器。(课件出示树林图)聪明的祖先又给“木”的旁边加了一个“木”,表示树多了,于是“林”就这样造出来了。(课件出示“林”)大片大片的树林生长在一起,就形成了一望无际的森林,森林是大自然的宝库。看,人们又给“林”的头上加了一个“木”表示树木非常的多,它就是森林的“森”,跟我读:“三木森,二木林,森林。”注意“森林”两个字都读前鼻音。请跟老师书空“森林”的笔顺,请牢记左边的“木”第四笔捺变成了点。
解析:在讲解“森”时,我一边讲森林的形成过程,一边演示“森”的构字过程,让学生形象地记住了“森”的形和义,又强调了它的读音为前鼻音,还编了小口诀“三木森,二木林,森林”来帮助识记。书空“森林”笔顺时又强调了字的书写变化,这样的识记过程就做到了扎实有效。
三、活
“活”是识字教学的灵魂,更是识字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在《带木字旁的字》这节识字课中,我采用了动画课件识字,表演识字,对比识字,卡片识字,加减法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通过这些灵活多变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学生与汉字对话,使学生一直处于享受学汉字的快乐之中。
《带木字旁的字》教学片段三
师:前面认识过的词语排着整齐的队伍来了,请大家读一读。
师:现在用我们的火眼金睛观察红色的字。看出它们的共同特点了吗?
生:它们都带有“木”。
师:对,课文中丁丁也发现了这个特点,不过,他有个问题请教大家。请读他的问题。
生读: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木?
师:谁能帮忙解答?
生:因为与树有关。
师:对,与树有关的字大都带有“木”,你们还知道哪些带木的汉字?
生:……
师:“木”作为偏旁出现在字的左边人们通常叫木字旁,如松。木出现在字的上面就叫木字头,如李、杏。木出现在字的下面就叫木字底,如床。
师:告诉你们一个惊人的数字,带木的汉字有500多个呢,今天学到的只是一点点,希望你们在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认识它们。
解析:这一片段中,我引导学生探寻字理,明白带“木”的字与树有关;又让学生说出知道的带“木”的汉字;并讲了“木”出现在不同位置时的名称;最后告诉学生“木”的造字能力可强了,带木的汉字有500多个,激励学生想办法多认识它们。这样,关于“木”的一系列知识就会在学生的头脑里活起来。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佟乐泉说得好,评判识字教学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地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我认为,“趣”“实”“活”就是识字教学应遵循的“三字经”,它会让识字教学变得魅力无限,快捷高效,从而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触摸到汉字与生俱来的历史文化和生命温度。
(作者单位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第一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