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课堂必须实施创造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从小养成劳动创造的习惯。
关键词:劳动;积极;实践
笔者认为,小学劳动课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鉴于此,我在劳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教学策略。
策略之一:注重迁移
1.方法的迁移
劳动课教学既有知识的学习,也有操作的实践。劳动课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充分读书、思考、讨论、存疑、解疑、指导实践。
2.技能的b727b3d382968870455dda12c28ccba8迁移
已经掌握了的劳动技能能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在教学“种植”这一系列技能时,掌握了小树的种植方法后,再来学种花、种青菜、种丝瓜。在劳动课教学引导学生迁移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类似的学习内容的对照,于大同中见小异,探幽发微,刻意求新。
策略之二:优化方法
1.在合作基础上适当开展各类竞争
竞争是激励学生好胜心,取得优良劳动成果的手段。它是利用情感动力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例如:课前可采用自由组合小组预习教材内容,收集有关材料,进行尝试性的实践;课中针对劳动过程开展个人或团体竞争;课后,对劳动成果可开展横向的自我竞争,使自己在不断竞争中提高、超越。这样的竞争不是传统的班级教学那样争唯一的“赢家”,这样的竞争必须建立在与他人合作的基础之上。
2.用合作竞争的方式进行互评
学习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反复实践,同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同学之间虚心学习、优势互补。例如:在劳动实践之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实践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得出实践经验,在全班进行交流,然后根据学生间的互评,加以修改,使劳动方法在互评中趋于完善。
策略之三:巧用媒体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CAI”创设新颖有趣的导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如教学《水果拼盘》一课,新课伊始打开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拼盘实例,让学生一幅幅地欣赏,栩栩如生的拼盘令学生无比惊奇,猜想一定出自艺术家之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从而积极主动地开始了新知识的学习。
2.展示过程,突破难点
劳动课教学如果运用“CAI”,展示学生认知的过程,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协同利用起来,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如《种蚕豆》一课,因为学生从小在城市长大,对于农活大多一无所知,再加上蚕豆有六个生长环节:(1)选种;(2)浸种;(3)播种;(4)浇水施肥;(5)田间管理;(6)收获等,运用“CAI”展示,过程一目了然。
(作者单位 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潍坊中新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