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的机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学习又是一种开放化、活动化、生活化、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只有丰富学生“玩数学”“找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经历,我们的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数学课堂也才能真正富有实效!
关键词:数学经历;玩数学;找数学;做数学;用数学
数学是一门从生活中产生又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源于生活实践的数学问题返回到生活实践中去,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有利于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实践、创新型人才。下面就谈谈新课改下如何丰富学生的数学经历、强化数学实践的几点看法:
一、丰富学生“玩数学”的经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当他们以玩的方式和心理来对待数学学习时,他们便会全身心地投入,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当学生“玩数学”的经历不断丰富时,他们内心学习数学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
丰富学生“玩数学”的经历,我们可以以游戏活动为载体包装数学知识,以数学故事串联数学知识,以小型化竞赛呈现数学探究活动。例如,教学“买卖中的数学”时,教师可以把教室布置成超市,让学生自己当顾客和营业员。计算课型,可以设计一些“对口令”“钻山洞”“找朋友”“兔子搬家”等游戏活动,富知于趣,玩中生趣,趣中求知。
二、丰富学生“找数学”的经历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转化过程的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用数学的眼光在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丰富学生“找数学”的经历。
在“年、月、日”的学习中,可以从教材中引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去经历研究、独立思考、查找资料、筛选材料这样一个独立的过程,这个收获要比知道一年有多少天更具有价值。
三、丰富学生“做数学”的经历
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我们要丰富学生“做数学”的经历,在做中理解数学知识,在做中掌握数学知识。
如在三年级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我就给学生提供了吸管、图钉等学具,组织学生开展“做一做”“扭一扭”“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课堂上孩子们自己动手做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并且自己发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样的教学就给全体学生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上的真正主人。
四、丰富学生“用数学”的经历
数学学习上不但要让学习者掌握“有价值的数学”,更为重要的是要使学习者具有强烈的数学意识,丰富学生“用数学”的经历,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乐于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比例的意义的基本性质”教学导入时,可安排这样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我们人体有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痕迹与脚底的比大约也是1∶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样利用“人体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学习是开放化、活动化、生活化、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在这个实践活动中,只有丰富学生“玩数学”“找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经历,我们的学生才能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也只有如此,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真正富有实效,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郭海兵.强化操作,重在分析.云南教育,2003(10).
[2]杨明峰.强化操作实践,让数学更贴近生活.小学数学教育,2010(08).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赤城街道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