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主体、多元化的科学学业评价方案,可以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进行合理的、发展性地评价。
关键词:新课程;学业评价;多元化;小学科学
新课程理念下,评价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而应是多维的。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用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评价学生,做到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机结合,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通过对新课程理念和科学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与研讨,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笔者总结出如下具体评价方案。
一、试卷评价
在试卷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上,我们摒弃了原先对概念的记忆考查,而以考查基本知识和技能、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为主题,通过深入地研究来精心设计试题,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学习的自信,真正达到考试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考查“花的构造”这部分知识时,我设置了这样的题目:你解剖的这朵花叫什么?这朵花有几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并把它们粘贴在右边空格处。再判断它是完全花还是不完全花,为什么?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考查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知识的运用和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评价学生各个方面学习情况的目的。
二、课内外作业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内容要有层次性,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价科学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还要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教师不应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小学生探究科学的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室外有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学中要打破空间的界限,适当地把学生带出教室。如《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等课,除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学生课外进行考察、调查、查找资料并撰写相关小论文。
三、小组合作评价
我们学期初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把班级的同学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自荐或小组推荐选出小组长。平时课堂上结合课堂探究学习情况,评出优秀小组,如最佳合作小组、最敢于猜测小组、最有创意小组等。每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现状与目标的差距,而且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监控、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形成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的人格特征。
四、操作技能评价
对技能学习型的实验操作,如温度计的使用、指南针的使用等,可以使用操作评价表,请小组长分别评价每位组员的操作技能,通过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上,我们一般的做法是结合新教材提供的丰富内容,给出课题相关建议,留下相当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设计、发挥、创造、制作,最后上交作品,如《做一个指南针》《设计制作小赛车》等活动课,在校内举行作品展。
五、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现状与变化。而通过对学生科学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同时更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和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如在教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地取材,增加了用显微镜来观察头发和用显微镜来观察蚂蚁这两个活动,并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渗透珍爱身体发肤、珍爱生命的情感目标。此项评价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期中、期末各评价一次,最后把两次的平均成绩计入期末总成绩。
六、科学学习档案袋评价(这是一个过程性评价)
根据科学课程目标,“档案袋”内主要收集学生科学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记录单、撰写的小论文、小制作、小标本、查阅的文献资料、收集的自然图片或图片简报及一些定性、定量的评价表。通过学习档案,促进学生自我评价。成长记录袋包括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同时还有以下评价表格:
评价表:评价表与教材同步,主要以学生自评为主,一般是对科技知识、探究能力、过程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测试考查项目。
代表作评价单:主要是对学生在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小创意等科技活动中的创新能力评价,能反映作品优秀程度或最高水平。对于学生获奖的优秀作品,还要将获奖证书或奖章及获奖感想等一并放入。
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价表:也是评议与评定量表,是学生学习活动中自评、互评、他评的多角度聚焦。是针对学生下一步有效学习的指导性评价。
另外,学生作业的样本、学科考试成绩、教师对学生的观察与记录手抄报、科幻画等均可放入科学活动记录袋。
我们认识到学生评价的主体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必须改变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体制,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中,将评价变为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活动。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我们应多用一把尺子,而不要从某一个角度来下定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作为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真正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发展,提高科学素养,老师、家长也能从评价中看到孩子的收获与成长。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