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初体验

2013-12-29 00:00:00郑绍文
新课程·上旬 2013年2期

从事教师行业已有近一年。这一年里,我从一名衣食无忧的“孩子”变成自给自足的劳动者,从穿行于不同教室的学生变成三尺讲台前的生物教师,从不知“愁滋味”的大学生,变成了需要为52个孩子操心的班主任。这两学期的磨合让我有太多的苦闷,但如今,却对这帮孩子越发怜爱与不舍!

还记得刚刚初一开学那会儿,常常从亲近的教师那里听到质疑的声音:这么年轻,连站在门口学生都敢放肆谈笑,这班级还管得住吗?是啊,那时午自习连站在那都没办法彻底“封住”他们的嘴,预备铃响后,班上吵得连我的呵斥声都被淹没了,音乐、美术课就更没话说了,于是那会儿一门心思抓纪律,这个惩罚结束再想新招,总之罚到怕为止。的确,这效果立马立竿见影,可是逆反的种子也在悄悄萌芽。

班上的体育委员是个高大黝黑的小男生,成绩不好,性格倔强也暴躁易怒,最糟的是他的自我约束力很差,自习课在教室外老远都能听见他的笑声,指责他时,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没讲话,我就是笑笑!的确,只是夸张的笑笑,所以面对惩罚,他从来都是不满和糊弄。第一次家长会之后,从他妈妈的口中,我了解到他们对于他学习的期望很高,而今的失望也是难以掩饰的,因此,他在家偶尔也会“享受”点家庭暴力。我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我的惩罚相对于他在家的家庭暴力而言,似乎功力尚浅啊!如果我以同样暴力的方式对待他,和他父母所做的如出一辙,我没那个自信比他父母取得的成就大,若想转化这个孩子,必须另辟蹊径!

之后,我开始细细观察这个孩子。他性格是有些争强好胜,也正因如此自尊心异常强大,那首先我不能再做让他觉得“丢面子”的事情。

一次放学前,我照例翻看今天被值日班委记下不守纪律的名单,其中有他,我先放了学,只将那些同学留下,分批宣布惩罚后,我单独留下了他。他双手背在后面,一脸的愤怒,脸也转向一边不看我。

“看我!”我命令道。他不情愿地把头转过来,我依然严肃的问道:“你家在哪?”“上访!”眼神又飘走了,晃着身子回答得干净利落。

“你过来这边上学有没有交赞助费?”“有。”他开始困惑,脸色有所缓和。

“你每天怎么来学校?要多长时间?”他迟疑了一下:“我妈骑电动车送我,半个多小时吧。”

我放松下来,缓缓地说:“你爸妈帮工地送货是不是?起早贪黑,甚至半夜也在路上跑着,挣的那个钱是好挣的吗?花那么多钱让你进这个学校,是希望你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将来能进一所好的大学,今后有份固定的工作,不必像他们那样没日没夜的干。你家那么远,你妈妈每天送你接你,为你付出那么多,你为他们考虑过吗?”他没有回答,只是垂着脑袋,脚在地上摩挲着,我看得出他冷静下来了,便继续道:“你讲没讲话我们不谈,既然班委记下名字,你们无冤无仇,他不会平白无故记下你名字,只是有时你认为没事,但那已经打扰到别人了。更何况,你想想你每次到我这时的态度,头一横,一副‘我看你拿我怎么办’的样子,你尊重过我吗?你不尊重别人,当别人不听你辩解、不承认你时,你凭什么要求这个要求那个呢?”几句话一说,他无话可说。

我趁热打铁:“午间纪律对别人、对自己都很重要,你笑说明你分心了,那你的学习效率就低了。你的体育这么好,身体素质这么棒,将来总不至于想用在工地扛水泥钢筋吧?”说到这,他也被逗乐了,我笑笑:“其实你的体育这么好,如果学习再专心点、刻苦点,将来以体育特长生的形式,考一个好的高中是没问题的。老师的一个同学不就是这样的么,初中成绩平平,高中就以体育特长生进了秦淮高中,大学和老师在一个学校,现在是位体育老师了。能够干自己喜欢的行业是非常不容易的,你不能就这么放弃自己了啊!况且你的父母都为你才那么拼,你不该任性而为的!”说到最后,我估计也算是“语重心长”了。他在我说的过程中总算抬起了头,点点头,表示认可,也表了决心。之后,我告诉他惩罚肯定得有的,自己做错了事要敢承担,他也很自然的接受了。

其后,再有类似的情况,我同样也是软硬兼施,与他沟通。我突然想到一位老师说过一件事,他说一个老师要是能做到这样一个境界——调皮学生犯错后,给他一巴掌,然后说句:“小兔崽子!”学生能立马懊恼的低下头——那就到位了。虽然有人说你那是体罚,有人说你揍他,他能不低头吗?可是,我从这个境界里看到的是亲密无间,如同父子,那种教育不再需要长篇大论的说教,不再需要惩罚,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能读出一个巴掌、一句“小兔崽子”里的关爱,那样的默契和信任,那样的境界是令我心生向往的——我也希望有一天当学生面对我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是一句简单的话时,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地与我沟通。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会有那样的孩子……

从业才短短的十个月,我没有经验,曾经彷徨苦恼,也曾自我怀疑,可是当他说:“对不起,老师,我错了”,当很多很多孩子在我面前流露出后悔的表情时,自豪感、欣慰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我不得不说,作为班主任,我收获了很多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是付出再多辛勤都值得的,是最为无价的!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