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源自爱。面对犯了错误的孩子,给予他尊重、宽容,以和风细雨般的道德感化去教育他,这比严厉的处罚更有力量,更能震撼心灵,也更能使他记忆犹新,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体罚;尊重;宽容;良好的教育效果
体罚学生,对教师来说耳熟能详。学生做错了事,罚站;做错了题,罚写……时下,社会、教育部门、学校都对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给予了高度关注。也许,大部分教师认为,体罚孩子,是为了他们能更健康地成长,但大家是否想过,教育孩子一定就要施以惩罚手段吗?其实不然。
星期三的第二节课是我的数学课,当我让学生打开课本时,只听第三排的小莉“哇”地大叫了起来:“蛇,蛇……”,我快步跑到她的书桌旁,只见她课本里爬着一条小拇指大小般的小蛇,一动不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玩具蛇。教室里哄堂大笑,顿时,我原本轻松愉快上课的心态瞬间被破坏了,我提着玩具蛇走到讲台上,不悦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面面相觑,默不作声。这时,我发现小浩的表情极不自然,并且低下了头。我心里一动:小浩是班里有名的捣蛋鬼,聪明好动,常做些让老师头疼的事,这事很可能与他有关。我不动声色地说:“我们从小就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更何况一人做事一人当,如果不主动承认被我查出来的话,不但受处罚,还要请家长来。”同学们把目光投向了小浩,小浩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这是我做的。”我不禁大怒,厉声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小莉是小组长,小浩常因作业的事受到小莉的批评,所以小浩就买了一条玩具蛇,上课前偷偷放在小莉的课本里想捉弄一下。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我真想狠狠惩罚一下小浩,但转念一想,事情已经发生了,即使再怎么惩罚他也于事无补,何不换一种方式呢?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把小浩叫到讲台边来,拍着他的肩膀,心平气和地说:“小莉是小组长,你因作业的事受到她的批评,要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怎么能想着捉弄她呢?”小浩抬头望了望我,默不作声。我接着说:“我们班的小组长是经过全班同学的同意选举出来的,我们就要服从他们的管理,如果你担任了小组长而别的同学不服从管理,你会怎么想?大家在一个班集体中,就要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这样才能共同成长。你是一个善于动脑动手的孩子,既然你这么喜欢小动物,那我们班就成立一个生物小组,由你担任小组长,好吗?”教室里骤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浩也咧开嘴笑了。
下课后,小浩来到我的办公室,懊悔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以后再也不捉弄同学了。谢谢您的宽容。”说完,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听了小浩的话,我深深为自己当时没有发火惩罚他而感到庆幸。假如我当时凶神恶煞般地对他一顿臭骂,他表面上一副诚恳受教的样子,但内心深处却很难接受,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作为教师,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学生和自己对立,这不仅是教育的失败,更是做教师的悲哀。我们工作的一切要从孩子出发,教育源自爱,爱孩子,这是首条金科玉律!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所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学生不小心犯了错误之后,部分教师咄咄逼人的说教,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责骂,在很多时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逐渐有自暴自弃的想法,和教师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其实,面对犯了错误的学生,给予他尊重、宽容,以和风细雨般的道德感化去教育他,这比严厉的处罚更有力量,更能震撼心灵,也更能使他记忆犹新,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希望教师面对天真烂漫的学生,请你留意你的每一种举动,一切以教育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多一分关心,多一分宽容,你的爱心,将永远渗透在学生的生活中,滋润着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08.
[2]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06.
(作者单位 甘肃省古浪县泗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