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源动力

2013-12-29 00:00:00李永顺
新课程·上旬 2013年2期

摘 要:兴趣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源动力。适当增加、替代相应的音乐教学内容,制订科学的音乐教学目标,降低知识难度等方法,从兴趣培养出发,让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养成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兴趣;源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源动力。纵观目前的音乐实践,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许多教师把音乐课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了音乐知识的认知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在某些人看来,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看这节课学生掌握了多少乐理知识,唱会多少歌谱。为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地进行技能技巧的强化,忽略了大部分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经调查,初中生中有近半数的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如下:(1)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脱离现实生活,与学生的审美观念相冲突,学生漠不关心,没有学习兴趣。(2)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片面地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兴趣。(3)音乐课堂中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没有认同感和成就感,丧失了终身热爱和学习音乐的动力。那么如何解决初中音乐课堂中这种尴尬的现状呢?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首先在关注学生情感的前提下进行。(1)适当增加、替代相应的音乐教学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唱歌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入学生喜欢的健康向上的流行歌,如,《青花瓷》《最炫民族风》等作品;也可以适当加入学生熟悉的地方性的歌曲来学习,如内蒙古地区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蓝色的蒙古高原》等。(2)制订科学的音乐教学目标,降低知识难度分层教学。学生的音乐基础是参差不齐的,其中不乏音乐感觉一般的普通学生,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要求学生准确演唱其中的一个乐段或乐句,在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的Fqubix7a6KGLQJhiEsSwsKZ7HDE2OSgdN11XQOybAFY=基础上,不断地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3)教师提问时应从简单直观的问题问起,并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得到一定的认同感和成就感,夯实兴趣的基础,然后再逐步渗透和加强技能技巧的训练,努力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获得创新性的发展。

初中阶段不只是要求学生会唱几首歌,掌握一些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课堂这一主阵地培养和保持每一位学生终身热爱音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源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的美妙旋律,用音乐美化人生的重要前提。所以,培养和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时代赋予音乐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钱涛.学习兴趣从这里开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9).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胜利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