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课堂教学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为目标,对知识的再次建构与巩固的过程。教师上好一堂成功的复习课,是对学生的主体性再次体现,进而使学生自然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也就把复习课学习当作一件乐事。
一、兴趣是复习课堂的关键
我们从教者都知道,兴趣、情感与教学是相互影响的。复习课学生出现的消极的情绪是最多的,它能抑制智力活动,而积极的兴趣则能将其强化,但我们教师却很难调动。在小学期末复习中,一旦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期末复习中,成为复习的主人,就会对期末成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表现出很强的欲望。众所周知,期末复习课就复习内容而言是枯燥、乏味的。为了提高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该放低姿态,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心理以及爱好。在备课中,把枯燥的内容融合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中;在课堂中教师更应该运用亲切语言等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复习课堂教学。
二、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为了让学生复习时有章可循,教师先设计复习学案,经过年级组集体备课研讨后,提前一天发到学生手中。复习导学案的设计立足期末考试,重基础、提能力。其中,“复习目标”简明扼要地列出,使学生课前学有方向。“知识梳理”注重教材整合,反映教材主线和知识的完整性,如重点字、词、句的拓展、阅读、作文等;用填空或问题的形式将基础知识一一列出,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单元知识结构。学生先自主复习相关教材内容,熟记重点词语、古诗文默写、重点课文的阅读,回顾、探究部分知识点,然后再完成导学案与检测自学情况。学生通过自学自测,发现学习中的疑点、难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复习课上的小组交流研讨
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助于学生间的积极互赖,使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有助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相互促进彼此的学习成绩。学生之间都有自己的标杆,都存在不服输的心态。在复习课堂上,他们会用这种心态,拼志趣的,暗自树立自身期末成绩的水准与目标。
教师在课前必须关注学生的自主复习情况,查看课前准备的导学案检测情况,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或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对不同的知识点再次设计一个或数个启发性的问题或习题;要本着“由易到难”的原则,逐层递进,步步深入。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互帮互助,发挥群体智慧,使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得到必要的帮助;使基础较好的学生,也在帮助他人时,通过不断地思考、总结,能力得到提升。
四、课后及时总结积累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遗忘生物线,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再发生,我们要坚持导学案的“课课清、日日清”。在学校期间要求学生主动、及时地针对当天所学内容,通过整理笔记、整理分析错题、做适量巩固性练习等形式梳理知识体系和方法,及时进行回顾、反思和总结,不要带回家去解决,有的家长能解决,有的不能。为此,复习中,一定要让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结构与框架,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五、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在教师进行复习课堂教学中,适时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问难易不同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享受获得成功的喜悦。因为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自信心还不强,但他们的欲望却非常强烈,在期末没有正式考试前,我们就进行几次小的检测,实现他们眼前的目标,当他们实现目标之后,便有了满足感、自信心,从而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众所周知,小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同样,期末复习首先是学生的主动复习。小学各科的复习课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所以,在小学期末复习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成为复习课堂真正的主人,大胆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总之,只要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每次期末阶段性的课堂复习的预期效果,我们的教学成绩就会提高,不然我们就很难用事实来为自己的教学提供客观的依据。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单位 辽宁省阜新市细河区玉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