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规教育的培养

2013-12-29 00:00:00李敏
新课程·上旬 2013年2期

常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常规教育也是孩子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独立的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好的组织纪律的重要手段,所以常规教育方法很重要。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呢?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逐步引导幼儿学习简单的自我管理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游戏方式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采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和措施,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顺利达到目标。例如,在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时,我经常使用儿歌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在洗手的时候,我教幼儿一边洗一边念儿歌:“小朋友来洗手,挽袖口,弄湿手,抹肥皂,手心手背搓一搓,冲洗肥皂擦干净……”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就完成了洗手的任务。

二、建立良好的学习常规,引导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

幼儿天性好玩,喜欢新奇的事物,但也因年龄的特征,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我们在选择内容时,应考虑深受幼儿喜欢的内容,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为主,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应准备好充足、丰富的操作材料,操作材料的图片要色彩鲜艳,大小适中,数量充分,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动手动脑,在教学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常规。

三、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

幼儿年龄小,他们会出现哭闹或不接受老师帮助等行为,老师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个拥抱,或者拉拉孩子的手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与关爱。通过与孩子们的情感交流,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没有惧怕你的心理,这样就容易交流,就会配合老师的活动。感情的沟通,成为常规管理的铺路石。

四、表扬鼓励与监督提醒相结合,促进良好生活常规的形成

幼儿是需要表扬和赞美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我在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各种形式及时表扬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激励幼儿不断努力,如设置“今天我最棒”专栏,凡在某一方面有进步的幼儿,就在其姓名相应处贴上一朵红花,定期评比,并把评比结果反映给家长。专栏的直观记载,既纪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也鼓励了幼儿,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促进了幼儿良好生活常规的形成,达到了常规培养的目的。因此,常规教育的过程是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师生潜能的过程。同时又要注意,既要让幼儿遵守规则,又不能束缚了幼儿的自主性,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让幼儿有机会享受自主、自由,也就乐于遵守合理的规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我个人在多年工作中的亲身体验,点滴体会,望老师们在实践中探索更多规律,创造更加丰富的经验,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均衡发展。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常规培养要从点滴开始,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进行。不怕烦,有耐心,多与孩子交流,你会从孩子身上看到许多闪光的东西,让那么多闪光点凝聚在班级里,那你的班级一定是一个特色的常规班。

(作者单位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集团公司第一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