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活动中幼儿健康心理的培养

2013-12-29 00:00:00吴铁峰
新课程·上旬 2013年2期

摘 要:在幼儿教育中,体育为不可或缺的部分。体育教学能够培养幼儿的体能,提高幼儿的智力。《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所以创造良好的活动条件,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活动中的运动负荷,才能够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体育活动;健康心理;幼儿;自我认知;交际智能

一、前言

幼儿,是指3至6岁的儿童,对幼儿进行正确的教育对于培养完整的幼儿人格是极其重要的。体育游戏活动理所当然成了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项严肃的教育活动,是整个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对幼儿进行体育教育时必须把维护和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

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并不太注重体育的教学,没有意识到提高和发展幼儿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对体育活动采取消极态度。而且在教学时,教师一般都较为注重体育的练习和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而未能按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要求设计教学和抓重点,尤其是忽略了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

三、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是健康心理培养的最佳阶段,幼儿的心理健康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健全的人格、正常的智力、正常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所以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四、体育活动中心理健康的培养对策

体育活动除了对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基本能力的发展, 幼儿智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增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在体育活动中,要如何做到对幼儿的心理健康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要提高幼儿教师对幼儿体育教学的认识

要让幼儿教师认识到,体育教学不仅仅是带领幼儿进行一些体育游戏而已,更是一门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课程。

2.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要合理

因为幼儿的体力有限,所以体育活动在设计时,运动负荷量应以中小强度为主,决不能采用大强度。而且在设计的时候,应多注意要以幼儿为主体,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诱导、激励, 使幼儿在积极思维的前提下主动活动。

3.转变体育活动为体育游戏

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所以若能够将体育活动转变为一项游戏,将更能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配合教师,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4.教师要积极地对待每一个幼儿的活动表现

幼儿的情绪很容易就受到成年人的影响,他们很在乎成年人对他们的夸奖,尤其是作为教育启蒙者的教师。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发现和总结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优点,以鼓励和欣赏的眼神来激励每个幼儿,促进幼儿自我肯定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

五、总结

在体育活动中,为了同时培养幼儿许多方面的能力,幼儿教师应该更加深入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研究当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在体育活动等教学活动中,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将来做人、做事、做学问等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丽杰.浅谈幼儿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6).

[2]魏明霞.对幼儿园教育现象的专业化检视[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5).

[3]赵菲.家长对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期待研究[J].群文天地, 2011(06).

[4]何平,王玲,王凤英.南山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的实践[J]. 学前课程研究,2008(Z1)

[5]冯耀辉.幼儿园体育游戏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

(作者单位 浙江省富阳市鹿山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