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理论与实践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这一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所以要通过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方法和开展实践活动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中;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内容丰富,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泛,集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于一身。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值得每个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里,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就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创设一种平等、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积极主动的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此外,还要营造民主、互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展示自己才华、表现自己思想情感的机会,引导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把所学的政治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创设问题情境,开启学生的智慧,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想总是由问题引起的,是同解决问题形影相随的。教师对学生的思维导向主要通过提问来调控,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对学生具有制约作用,而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所提问题的内容和结构。问题的提出在语句结构上对学生的回答方式和内容不应有严格限制,不要形成“是”或“不是”的标准化格式。提问应注重了解学生看待、研究问题的方式和想法。当然,教师在课堂上设问要有指导性,使学生的回答有连贯性、系统性;设问还要有深度,使学生真正做到发现问题的实质,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三、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成败的核心问题之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各教学方法要进行优化组合的研究。从创新教育对课堂教学的要求看,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角色的充分发挥,可注重以下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以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关键是设计并提出富有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具体说,要真正贯彻这一教学方法: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丰富、鲜活的事例吸引学生,适当扩充教学内容,将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其次,要注重启发性问题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更开阔的空间。问题的设计要能突出教材的重点、突破难点,并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结合,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最后,要注意情感启发,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才能真正完成思想政治课的特定任务。
2.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自主学习法
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法,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目的是通过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多种综合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参与、主动探求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3.以教师为指导的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讨论法
比如:提出一个热点问题,让学生来共同讨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通过由浅入深的剖析、说理、论证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解疑释难。设置这一讨论课,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矛盾冲突中展现出来,在运用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书本知识,而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而轻视社会实践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低下。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有效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亲自实践中去体验感受、思考发现、探索锻炼,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变革教学内容和方法,积极探索并创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教学及社会教育新模式,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就具有创新素质的新一代公民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朱家发.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和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06).
[2]王云华.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27).
(作者单位 福建省南安市体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