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课堂教学真正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现明显,教学的设计、操作,能够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凸显自主,但在具体教学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将课堂教学真正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应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重视预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只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天君。”由此可见,预习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前,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预习要求,要对读、写等提出量化指标,布置学生通读课文,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遇上生字新词,就要亲自动手查阅工具书,对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多练,对难以理解的地方要做出标记,尝试自己先理解,写出感受,对难解之处要圈圈点点以存疑质疑。该搜集资料的地方,要提前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对课前预习行为,教师要跟踪督查,建立评价机制,规范学习行为,只有通过长期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才能提升,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少讲多练,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阅读的主阵地
1.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自主学习提供可能
课堂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是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主要形式。课堂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能否得到发展,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创设学生自主发展的平台。因此,课堂气氛对教学效率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创设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摆正自己的地位,努力为学生创设各种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交流,精心设计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
2.大胆放手,给足时间,保证自主学习的效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课堂上,教师只要出示自主学习的要求,就应该敢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有效掌控学情,采用个别辅导和集中交流的方式教给方法,激发兴趣,达到以练促讲的目的,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培养能力,提高效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鼓励质疑,教给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读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拓展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中来。让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想问、敢问、善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读中,让学生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思中,有所认识,找出问题的所在,理清问题的脉络;在议中,充分交流探究,寻得解决问题的门路,得到共同提高。这样,我们的教学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关注课外阅读实践,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课外阅读实践不仅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更是学生实践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一种手段。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关注课堂教学,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要根据班级自身的特点,创设课外阅读实践的机会,制订完善的计划,开展小组互读活动、读书沙龙活动等。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语文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牢固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不断地为学生创造一种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宽松、和谐、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阅读实践中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思中分析问题、理清问题,在议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周恩来红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