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儿童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

2013-12-29 00:00:00戴薇薇
新课程·上旬 2013年2期

摘 要: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它不仅能够给儿童以快乐,而且也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从而陶冶儿童的性情。所以游戏是儿童普遍喜爱的活动,能有效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而“角色游戏”正是将成人的各种社会性行为进行再现,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社会需要,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再现。角色游戏不但有着其他游戏的教育功能、发展功能,而且它对促进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角色游戏;情绪情感;有效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之外,一天中的主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活动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活动,它不仅能够给儿童以快乐,而且也可以丰富和深化儿童的情感,从而陶冶儿童的性情。在幼儿期这个关键时期,游戏正是适合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

角色游戏是儿童通过扮演角色,通过模仿、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它将成人的各种社会性行为进行再现,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社会需要,也是儿童身心发展水平的再现。我们要充分发挥角色游戏的功能,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角色游戏对促进儿童的情绪情感的发展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可以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儿童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体验着各种积极的情绪情感。前苏联儿童教育学者捷利茨卡娅指出,尽管游戏辞典里有“好像”“假装”等词,但儿童在游戏时产生的情感永远是真诚的。孩子不会作假,也不会装样子,“妈妈”真心爱着自己的孩子。另外儿童在进行游戏时,是非常投入的,能够反映出他们的真实情感,对人对事的态度,与人相处的原则等等。

游戏使儿童体验各种情绪情感,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他们的友好、同情、责任心、爱憎分明等积极情感。随着游戏主题和构思的发展和复杂化,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更丰富、更深刻。

二、角色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

在游戏中,儿童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来自外界的压力和强迫,因此,孩子的情绪是放松、满足和愉快的。儿童希望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试一试,渴望像大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但是受到自身知识水平、能力水平、体力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无法真正地像大人一样工作和生活。这种心理需要和他们自身经验不足之间的矛盾,就是幼儿期的主要矛盾,而角色游戏则为解决儿童心理上的这些矛盾提供了有效途径。

儿童凡事想自己动手去摸一摸,看一看,他们希望摆脱成人的帮助,但在平时需要接受成人的看管,因此行动经常受到限制。在游戏中就不同了,儿童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当各种职业的人们。在游戏中,儿童是完全自由和自主的,可以尽情地想象,在游戏中儿童是没有压力的,他们可以主宰游戏,主宰“生活”。当幼儿利用游戏材料做出了成果时,他们会产生自豪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儿童获得成功的喜悦,也就使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满足。即使失败了,儿童在游戏中也不会产生任何负担,不会造成任何损失,可以重新玩。正如苏联心理学家柳布林斯卡娅所说:“正是这种把以前获得的印象组合成新的创造物的可能性,正是这种对自身力量的考验,是游戏使儿童产生巨大愉快的源泉。”

三、角色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是对社会生活中美的事物流露出来的一种美的情感。儿童对美的体验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儿童逐渐形成审美标准,能从音乐、美术作品等多种活动形式中体验到美、创造一种特殊的审美活动。在游戏中,儿童反映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表演着艺术作品中的美好形象,使用着艺术语言,进行着音乐和美术等艺术活动,装饰和美化着自己的游戏环境,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美感。

四、角色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儿童在生活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和束缚,这难免会使儿童的心理产生紧张或受到压抑,而游戏是松弛儿童紧张情绪的良好方式。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可以发现,儿童通过游戏把精力和情绪发泄以后,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一种满足和痛快的表情。角色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机会。儿童的愤怒、厌烦、紧张等不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得以发泄和缓和。许多心理学家都认识到游戏的这种价值。正是由于儿童在游戏中宣泄消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或缓和不愉快的体验,因而游戏被认为具有心理诊断和治疗上的应用价值。

与成人一样,儿童也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并且他们的情绪是毫无掩饰的,他们高兴时,就会满脸微笑;在不高兴的情况下,在愤闷、受压抑或心中有不满时,他们需要发泄,或是发脾气,或是大哭大闹,他们不会让不愉快的事情长期滞留在心中,而在角色游戏中孩子能找到缓解情绪紧张,为心理能量的释放提供出路的地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女孩对着洋娃娃自言自语,男孩子则挺喜欢到宣泄室打沙袋,发泄他们对现实中某些人和事的不满情绪。在玩医院游戏时,许多儿童喜欢玩“打针游戏”,这是儿童将自己在打针时受到的痛苦发泄到“打针”的活动中去。这些各种情绪得到及时的宣泄,当然有利于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

总之,儿童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体验成人的感受——这最初的、正确的、规范的体验,给他们以美好的启迪,能积极全面地促进学前儿童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绪情感等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是儿童学习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作为一名儿童教师,应重视孩子在角色游戏中的最初体验,让他们带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带着对今后人生、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而幸福快乐地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3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08:40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