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组合作 打造高效课堂

2013-12-29 00:00:00向均梅
新课程·上旬 2013年2期

摘 要:科学、合理的分组,让组员各司其职,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习内容具有实用性,老师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习内容具有实用性,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足。

关键词:优化;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在新课标的倡导下,语文合作学习的形式蔚然成风,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是有利的,有助于其交往与审美能力的提高。一切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多必滥。“自由式”“随意式”的小组合作太形式化,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太多太滥,老师只是一句小组讨论,学生从头开始了各种形式的热热闹闹地大讨论,老师也不知道他们在讨论什么。于是,有人反问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在哪里,应该如何应用。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说说肤浅的认识:

一、科学、合理分组,让组员各司其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合作学习是一种具体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中要有明确的分工,小组成员要互助学习。教育家陶行知提出:“孩子们最好的先生,不是你,也不是我,而是学生队伍中最进步的孩子!”每个小组要有自己的小组长,小组长指挥大家合作学习,组长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课堂上表现比较活跃、头脑比较灵活、在组内有一定的威信。小组成员的组成是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我们班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依据,再就以课堂中的表现以及性别、性格为依据分组,组员不但有优等生、中等生,还有基础相对差一些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小组内成员的组合要体现出层次性、差异性及互补性,这种安排有利于各成员间的团结与互助,为提高与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互补提供了强有力的条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组员的分工更明确,不但要有组长,还要设置记录员、汇报员等职务,小组内成员各司其职,不同水平的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做到责任到人,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角色的互换,使每名学生能够体验各自的魅力,并品尝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强参与意识。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并产生较强的内驱力。

二、抓住合作学习的时机,让学习内容具有实用性

为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最大的成效,教师要善于寻找小组学习的时机,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挑战性并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问题,有时靠一个人的力量很难解决,老师要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这一方式使问题的研究更深入。

三、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进行适当调控

小组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参与度的提高,会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优秀的学生会经常发言,代表小组进行的汇报多,后进生和内向学生成了听众,他们往往不能独立思考,这会导致他们只是接受,而不是直接思考得到相关的信息,致使后进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收益较少,所以,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提高参与度与关注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以增强“弱小者”的自信心为主,要留给后进生一些总结发言的机会。比如,在讨论时让组长首推基础差的学生发言,在他们的发言精彩时要给予鼓掌,要有意识地加强提问,多留些锻炼的机会给他们,在汇报结果时不是进行小组推荐,而是直接指定本组的组员,以小组代表的身份发言,还要运用积极、肯定、鼓励性的语言来鼓励他们,让他们早日树立信心,做到积极发言。还要不断地对他们在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捕捉与放大,将弱势转化为优势,重在坚持,使其参与到小组学习中的兴趣不断增强。

四、合作学习的时间要充足,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常情况下,合作学习主要是借助于小组讨论,起到互相启发的作用,实现优势的互补,解决学生个体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在听课时,还会发生这样的情况:问题一提出,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先做到认真读书、深入思考,直接让小组开展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来解决。这种尚未进行个体熟读精思就匆忙进行的讨论,一方面会使学生没有做到深思所以讨论不够成熟,致使讨论太肤浅;另外还使得那些思维相对迟钝、学习热情差的学生,要么无所事事,要么坐享其成、人云亦云,使他们在学习上的惰性与依赖性增强。这种合作学习不但不能解决疑难,而且也会无形地剥夺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

当学生的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再进行讨论,这样才会呈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合作效果。也只有在这一时间进行讨论,才会出现观点上的对立与统一,学生会针锋相对与正面交锋。所以,我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或者探索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此环节之后再做进一步的讨论。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对讨论的问题做好合理的设计,为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还要运用好这些方法,长期坚持,学生的合作学习才会有较大的提高,使打造高效课堂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参考文献:

[1]何楚红.中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国电化教育,2011(09).

[2]朱克宝.小组合作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学语文,2010(05).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巴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