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来围绕PPTV归属之争的肥皂大戏,终于落幕了。
10月28日,苏宁云商宣布联合弘毅资本以4.2亿美元投资PPTV。这意味着在百度、阿里巴巴、搜狐等诸多抛来橄榄枝的互联网巨头中,PPTV选择了更为传统的企业苏宁。
苏宁到底买了PPTV的什么?对于IPO无望的PPTV来说,这是否是一个好的出路?这场联姻能够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消息宣布之初,不少人的疑惑接踵而来,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苏宁是在“瞎花钱”。
接近一个月过去,随着双方的诸多表态,答案或已渐渐清晰:将苏宁与PPTV连在一起的核心,便是对家庭互联网巨大盈利空间的向往。这块还没有完全爆发的领地,已成为诸多家电制造商、电器连锁商和互联网公司新的争夺战场。苏宁和PPTV选择了结盟,一起来打这场客厅争夺战。
他们的胜算有多大?
出嫁哲学
苏宁花了2.5亿美金,买下了PPTV44%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老搭档弘毅资本用1.7亿美金买下了32%股权,位居第二。剩下的股权则为PPTV创始人及管理层所持有,原来的大股东软银退出。
“现阶段,PPTV的进一步发展需要结合更多的战略资源,与苏宁的合作让共赢的机会更大。”PPTV CEO陶闯告诉《中国周刊》记者,“软银退出是我们三方共同做出的决定,并且是在三方都能接受的前提下展开的。”
一度有传言称因估值较低,PPTV给予了软银资金或股权补偿,但陶闯表示这涉及商业秘密不便公开,“但可以确保的是(软银)没有吃亏。”
这笔买卖的起始时间得回溯到2012年的11月。彼时,优酷、土豆已经合并,百度爱奇艺进入,乐视发展势头猛烈,搜狐已然发力,行业竞争加剧。
今年五月,百度收购PPS后,PPTV成为为数不多的尚有并购价值的对象,追求者众,百度、阿里巴巴、苏宁均名列其中。
“PPTV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平台,尤其是体育板块。百度把爱奇艺和PPS都拿下后,这种平台已经越来越少了。”电子商务观察者、万擎咨询CEO鲁振旺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主动权自然到了PPTV手里。选择谁拒绝谁,PPTV有了更大的自我考虑。起初陶闯也曾考虑做纯粹的财务融资,找上门来的财务投资者也不少。这种融资方式利弊均很明显:不太干涉公司战略经营的财务投资者,虽独立却不能带来更多可以协同的战略资源。
在陶闯看来,这一轮融资,钱已不是最重要因素。他表示,资金注入或追加投资并不是全部决定因素,是否可以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同样重要。
“在选择战略资源时,要么靠近内容端,比如生产电视剧的厂家、电视台,要么选择靠近渠道端,‘BAT’(即中国互联网三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苏宁都是。”陶闯说。
而对家庭互联网巨大潜力的判断,让PPTV的选择偏向了家电销售大头苏宁。最初,PPTV与苏宁的接触仅限于商务合作层面:向线下渠道商苏宁推销PPTV的电视盒子。PPTV与牌照商华数传媒合作,今年五月推出了电视盒子,将PPTV的内容同步到盒子端,从而进入家庭互联网。有媒体分析,这也可能是苏宁决定收购的因素之一。
当苏宁提出资本层面的合作后,PPTV管理层也更瞩意线下渠道强大的苏宁。“它是一个线下资源的宝库,有点儿像网上的百度,在销售电视机的渠道中,它才是最大的。”陶闯说,“合作以后,我们希望它售卖的智能电视、手机和平板都能够有PPTV的服务。”
在互联网分析师葛甲看来,苏宁可以同厂家达成合作协议,把PPTV预装进去,广告收入与厂家分成。在渠道为王的当前,苏宁仍有较强的议价能力,与厂家的这种合作比较容易。
而另一种可能则是走售卖硬件的道路。“PPTV和苏宁可以是做盒子,也可能通过贴牌的方式建立自己的电视品牌,因为它有内容有渠道。”鲁振旺说,“明年可能就有大的动作。”
陶闯则表示,已经有硬件厂商找上门来,提出给PPTV贴牌生产,未来双方要么从卖硬件挣钱,要么从服务挣钱,但都会和家电厂商利益共享。
现实与野心
在苏宁一方,向互联网转型既是必须面对的现实,也是求得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陶闯看来,随着线上线下竞争加剧,家电销售毛利率越来越低,苏宁也在寻求新的零售渠道。而视频服务,也许再加一个游戏服务,是苏宁根据自身资源与条件必然会选择的领域。
此外,一直从事电器零售的苏宁,也一直在谋求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却颇为坎坷不平。2010年电商平台苏宁易购上线,但发展至今尚无法与淘宝天猫京东相抗衡。在来势汹汹的互联网大潮面前,苏宁仍不得要领。
自身欠缺之下,收购互联网公司是快速造血的方式。去年的红孩子,今年的PPTV,以及传言中正在商谈的满座网,苏宁四面出击争夺互联网入口。
如果说收购母婴用品网站红孩子更单纯地增加销售品类,为苏宁易购做一个补充,那么对PPTV的战略投资则蕴藏着苏宁更大的野心。
“我们肯定会做乐视模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曾如此表态。
以互联网长视频起家的乐视,如今已涉足互联网电视机的生产、制造、销售,以及更为上游的电影电视内容制作、更偏下游的广告与应用,建立起一个封闭而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苏宁想要踏足家庭互联网,内容是关键一环。买PPTV,便是从外部直接获得内容平台。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也曾明确表示,将借助内容上的购置、置换和投资,大量进入内容领域。这也引发了苏宁是否会进入电影电视制作领域的猜想。
一切还不止于此。陶闯告诉《中国周刊》记者,苏宁未来有望成为国内首批获得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牌照的企业,而PPTV则将成为苏宁开展虚拟运营业务的重要内容基地。
移动通信转售,也即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大基础运营商,将部分通信业务分销给其它企业,苏宁作为渠道商,已与移动、电信签署了合作协议,在取得国家颁发的牌照上一直呼声颇高。
若拿到牌照,苏宁将在移动互联网和家庭互联网两块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视频内容服务的供应蓝图也更让人想象无穷。
“苏宁的一个短板”
想向互联网转型的苏宁,被部分互联网人士评为不太具有互联网基因。
“苏宁在互联网端的技术、思维都跟不上,营销模式还是老式的,靠传统广告去推广。”电子商务研究者柳华芳说,“关键还是要从搜索、社交来获取流量,但他们这一块却做得不太多。”而投资PPTV,被认为或许能一定程度上提升苏宁的互联网程度。
“PPTV的团队比较豪华,很多人来自微软、盛大、百度、谷歌,这些人在行业里既有理论也有实践,苏宁也算是引进一个团队吧,可以提供有用的意见。”互联网公司分析师葛甲如此评价。
苏宁投资PPTV后不久的电商节日“双十一”,双方也实现了第一次的合作:PPTV视频直播苏宁购物节。至少从目前来看,双方的合作尚显粗浅。苏宁易购内容产品运营中心副总监闵涓清告诉记者,视频购物内容请了外部团队来制作、导播,只是利用了PPTV的平台来播放。
朝着共同目标前进的两家公司,仍然有待磨合与深入合作。毫无疑问,想要向互联网转型的苏宁,面临的改变更多。
“新的商业模式起来后,你要匹配,要做出转型。”鲁振旺如此评论苏宁,“目前决策机制还是太慢,还得层层上报,还是需要决策层要改变。传统企业是流程化,电子商务世界是动态的,非常快地决策、推进,这是苏宁的一个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