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我定位
严格讲,《李光耀论中国与世界》不是一册传统意义上的书,而是有关李多(近)年谈论各类重大问题的言论集,或叫箴言集更准确。
集子中,李对自己有定位。他没说自己是谁,却说了不是谁——首先不是政治家。这一定位很有趣。虽然李的存在与新加坡的体量完全不对等,但李是新国国父,应无疑问。这位1950年代初从政、1960年代初建(新)国,至2011年宣布退出政坛的老将,谁能说他不是政治家?李驰骋世界60年,深度介入冷战和战后推动全球化,仔细想想,当世唯此一人耳!
说他是政治家,的确贬低了。当然,他也不想做预言大师,尽管他够资格。他很直率,也很坦诚,是最高级别的实用主义翘楚,所以他不用预言,更喜欢规划,且看着自己的规划一步步成为现实。
他是世界级的政治规划师。也是政坛少有的世界级思想家。
二, 何以如此?
曼德拉无法与之比拟。他们不是一类人。曼德拉对世界真正构成影响,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曼德拉也无李的两个重要背景:出生新加坡的中国广东人,和10年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以及久负盛名的中殿律师学院游学履历。如他所言,英国人继续统治马来,或日本人占领马来成功,都不会有他后来的行迹。正是日本人意外中断了英国人的统治,而又快速地失败——就这个空档,给李踏上政坛进而建国铺就了坦途。
上述两个关键性外部因素,促李成功跃起。融通中西,乃李行世的不二法门。日本人让他理解了权力(及其运用),英国人教会了他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新国以300万人口屹立世界不倒,在国际丛林挥洒四两拨千斤之功,比之经济成就更令人称奇,靠的就是李的权力运用,以及坚定持续的制度建设。
李个人禀赋很重要,但比起促成他横空出世的上述条件和背景,倒在其次。李是世界的唯一,所以才能以如此口气和立场说话。在他的字典里,没有“政治正确”。
三, 李对世人的训诫
薄薄一册言论集,涉及几乎所有重大问题,真乃一字千金。各位看官可一页页品咂。看今天,还是观未来,皆可从此起步。
李谈了世界大格局。最重要者是中美关系。各位可忽略某些不太靠谱的细节,每个要点,不仅正本清源,更予很多人当头棒喝。谈论中国,是李集核心内容。尤其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醍醐灌顶。对“三造”的警示——中、美以及相关国家,振聋发聩。印度在未来格局中的平衡作用,李有独到解读。对伊斯兰世界,李不仅有近距离观察,亦有深刻分析。伊斯兰激进一翼,将是人类未来关键性威胁因素,但解决之道,还在温和伊斯兰于竞争中占据上风——这需要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健康力量的支持。东亚以及扩大的东亚——包含东南亚,或许因李用心甚勤甚重,与新国利益攸关,且问题极其复杂,关键的结论部分有短板,但他认为中日关系须不拒美国因素才有前景,也是洞见。在李,欧洲除在伊斯兰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其他均非要角。李甚少谈论俄国。
四, 政治遗嘱?
李已九秩,一生关切人类发展。此篇言论,或可作其政治遗嘱看。他的身世和经历极为独特,六十年殚精竭虑,登高望远,所言甚是珍贵。略其小节,大节不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