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郑州环城游憩带旅游定位研究

2013-12-29 00:00:00周爱梅
中国市场 2013年4期

[摘 要]本文以郑州环城游憩带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郑州环城游憩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定位,提出了郑州环城游憩带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郑州市;环城游憩带;旅游开发定位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79-03

随着中原经济区主题构想的逐步实现,未来中原地区将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焦点。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将在中部地区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而旅游产业又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节奏的快速发展,在对大型山水景观、历史遗迹、城市核心地区旅游景点游览经历了一个热度之后,人们把视野转向了另外一个区域——城市城区之外但又不远离城市的城郊地区。这些地区兼具城市风貌与乡村气息,成为都市人们的频繁出游之地,形成环绕城市周边的环城游憩带。近年来,环城游憩产业带的规划设计备受研究者的关注。众多学者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与游憩带土地利用关系等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大背景,探讨中部中心城市郑州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定位等问题。

1 郑州环城游憩带旅游现状及空间特征分析

1.1 游憩带资源概况

历史上,郑州行政区划经历了多次变迁,管辖范围达7446.2平方公里,地域广阔,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中原大地物产多样,风光秀丽。郑州有着悠久的历史脉络,灿烂的文化积淀,为中州古都之首,境内自然景观多种多样,人文景观风格独特。据不完全统计,郑州共有4A级景区7处,3A级景区2家,省级著名景点多处。郑汴融城一体化的多项举措已经完善,郑汴快速通道、郑汴轻轨使两地的通勤距离大大缩短,也使将开封划为郑州环城游憩带范围成为可能。开封自古帝王之都,拥有清明上河园、龙亭、相国寺、开封府等多个风景名胜。郑州自中心城区至卫星城镇资源类型丰富齐全,自然人文景观及现代娱乐园区兼具,是中原文化的承载中心。分布在郑州东西南北中的各类旅游资源优势显著,对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构建大都市城市游憩带有明显优势。

1.2 游憩带资源类型特征

郑州市环城游憩带各类资源分布特色鲜明。旅游资源分布广泛,有以嵩山、始祖山、凤凰山、浮戏山为依托的山体资源;有黄河风景名胜区、花园口、雁鸣湖为依托的黄河湿地旅游;有富景生态园、樱桃沟、新郑古枣园、丰乐葵园等为依托的农业观光旅游;郑东新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成为了新时期郑州的新形象,有以马拉湾、方特水世界、奥啪啦啦水上乐园、世纪欢乐园为主的人工康体休闲旅游资源;有以黄帝故里、大河村遗址、少林寺等为主的人文古迹旅游资源。观光、娱乐、体验、拜谒等各类旅游资源分布在郑州不同的区位。

开封已经和郑州称为“一衣带水”的关系,开封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清明上河园、龙亭、包公祠等),世界闻名。随着政府“郑汴一体化”各项举措的出台,开封已经逐渐转变为郑州跨越中牟的“联体”不分家。由于郑开快速公交的开通、以及郑汴轻轨的开通。往返两地的交通时间30分钟左右,给众多的人们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开封成为郑州市民短途游玩的主要选择地。

2 游憩带旅游定位研究

2.1 游憩客源群体定位

当前,郑州正在着力打造中原城市间高效生活圈。郑州绕城高速缩短了城郊距离,京沙快速通道成为连接郑州南北的动脉,即将投入使用的地铁路线更是。为人们出游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提高了人们出游的可能性。因此,市场定位主要为普通家庭、在校学生、以及本地企业会议人员等。此类人群有一定的消费特点:占总游憩人数多,游憩时间相对较短、再次光顾的可能性大。随着郑州周边游憩带的逐步完善和交通条件的改善,要积极以城市家庭市场为主体,以工薪阶层为重点,积极发展城市其他客源群体,形成以郑州人游郑州的客源市场状况。

2.2 产品类型定位

遵循现代理念和国际标准,郑州环城游憩带产品定位于“休闲游览+康体度假+文化体验”。

(1)以休闲游览型产品为基础。休闲游览型产品是现阶段郑州环城游憩旅游产业带的招牌和特色。首先应是历史遗迹游览。郑州是中原文化的发起地,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内涵深厚。登封少林寺、大河村遗址、皇帝故里、康百万庄园等是回味历史,学习历史的理想场所。其次是黄河游。黄河是构成郑州北环城游憩带的主要元素。黄河风景名胜区、花园口以观光休闲娱乐为主。第三是农家田园观光。广阔的中原大地到处是风光秀丽的田园,这是人们“回归”自然、放松心情的好去处。\[1\]

(2)以康体度假型产品为重点。现代人生活在大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更希望通过某种方式进行身心释放。大型康体娱乐场所、温泉、山体景观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世纪欢乐园、方特水世界、荥阳环翠峪、新郑始祖山都是很好的开展康体娱乐活动、登山越野活动的良好去处。

(3)以民俗体验型旅游产品为特色。深入挖掘古城民俗文化的内涵,为市民提供一种真实的、感性的、可观的、可体验、可参与、全方位的中原民俗文化体验空间。

2.3 游憩形象定位

郑州环城游憩带地域广阔,资源类型丰富多样,既有“千年第一古刹”的少林宝地又有“黄河千里金堤”所在地黄河花园口景区。山地、湿地、田园和名寺、遗址、游园形成了自然和人文交错、古代和现代并存、老城与新城呼应的空间格局,显示出多样性的地域文化。黄河文化、武术文化、仰韶文化、武术文化共存于中原大地,向世界展现了一个魅力无穷的新郑州。鉴于这种文化和资源特征,笔者建议将郑州环城游憩带的形象定为“天地之中、黄河之滨、商城绿环、魅力郑州”。

“天地之中、黄河之滨”:登封少林寺可谓是郑州甚至河南旅游的一张“王牌”,少林功夫更是影响深广,名扬海内外。与其遥相呼应的是母亲河“黄河”,著名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黄河画卷,这里也成为郑州市民回游率较高的郊区旅游景点。精深的少林武术、绵延的黄河景色已经成为具有垄断性的旅游产品。郑州在中原经济区建设过程中要构建新的环城游憩带,就要首先打好这两张“牌”采用领先定位法,主推“武术、黄河”品牌,为郑州市民出游创造各种便利条件。

“商城绿环、魅力郑州”:郑州是殷商古都,历史悠久。始祖山、大河村遗址、黄帝故里、打虎亭汉墓无一不显示历史给我们留下的财富。郑州随地处平原,却也不缺乏山水的点缀,环翠峪、浮戏山、桃花峪等自然资源、郑州森林公园、鸵鸟园等人文景色交相辉映形成了郑州环城绿色防护带。郑东新区集“新”于一身,新的规划、新的产业、新的理念打造了郑州东郊一处美景,也为郑汴融成迈进了一步。

2.4 空间结构定位

从旅游经济理论来讲,当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时必然有供给配合。近年来,郑州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在郊县市出现了众多新兴的游憩地。按照与隶属关系和远近距离来划分可以把郑州环城游憩带分为内缘区、外缘区、扩展区三个层面和东北区、西南区、开封旅游区三大区域。郑州游憩带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南部为主,兼顾中东部地区(开封作为一个独立区域),其中,北部的发展范围控制在花园口镇以内,主要保护黄河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向东区域的发展主要以发展现代人造建筑景观和发展都市宜环境为目标。

东北区游憩带主要体现了黄河湿地景观和郑东新区现代城市景观两大特色。北部惠济区假日旅游已形成规模,主要以都市人乘公交、自驾等方式。该区的发展主要以古迹名胜为带动点,以丰乐农庄、富景生态园、花园口等观光、游览为载体,使其真正成为郑州北区的游憩基地,拓宽人们回归自然的空间。郑东新区是郑州未来十年城市发展的重点,其区域整体规划重视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打造一个以现代城市景观为主题,通过道路、河渠、湖泊的绿化建设构建生态回廊,形成现代游憩带。

西南区历史悠久,主要以产品种植为主,生态旅游区资源丰富,有侯寨乡樱桃沟、新郑枣园等集采摘与观赏为一体的农业种植园。该区应重点发展巩义、新郑、荥阳、登封等地的文化旅游(宋陵、汉霸二王城、登封少林寺、黄帝故里和康百万庄园等人文历史遗迹)、自然观光旅游(始祖山、环翠峪风景区、嵩山和浮戏山雪花洞等自然生态资源)、产业旅游(新郑枣乡风情游)、度假旅游(桃花峪滑雪游)以及节庆旅游(世界少林武术节)等。

开封和郑州有着很深的历史亲缘关系。努力发展开封旅游,通过为郑州居民办理开封旅游年票、套票等方式,激发郑州居民游开封的积极性,提高开封景点的重游率。开封主要以人文古迹和饮食文化为主要资源吸引郑州居民前往。

3 郑州环城游憩带对接中原经济区建设定位发展对策3.1 完善交通路网,提高游憩目的地通达性

外出旅游的人们一般不希望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交通上,因此建立“无障碍”\[2\]型的旅游出行交通网络成为吸引市民外出游憩的必要条件。 发达的交通体系可以增强旅游景点间的彼此联系与畅通,更能为游客有效地节约旅游支出。今后要逐步将信息化管理引入旅游交通路网建设。一方面注重郑州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建设,增强区域的通达性。在完善省内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基础上可将范围继续扩大,修建省际快速交通线路。加强郑州与相邻主要城市以及主要旅游客源地的交通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使郑州周边的旅游交通向舒适快捷网络型发展。\[3\]

3.2 构建游憩票网,加强各区游憩地互利合作

郑州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态旅游资源为发展综合性旅游提供了基础。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生态资源更好地整合,能使旅游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文化的熏陶,营造高质量的旅游经历。郑州环城游憩带建设应引入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的支持,构建游憩票网。通过网络形成不同景区之间的协议销售、差异销售。甚至可以为喜爱出游的游客针对不同季节发售月票、季票、年票;亲子票、老年票等。加强各区游憩地互利合作,形成一个人无我有,互补互助的大城市游憩网络。各区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协作联盟,做到信息畅通,客源充足,形成跨区的资源联合,拓展多条城市内部、符合人们游憩需要的精品路线。

3.3 发挥核心优势,引导省会游憩地向外扩展

郑州是一座屹立在中原大地的现代化城市,是区域的中心。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都要围绕郑州的发展而展开。郑州在发展城市游憩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核心优势,积极引导省会游憩带向外扩展。以郑州游憩地为源头,同时通过二级城市中心的发展带动县域城市旅游的发展,使郑州城市游憩带发展成为真正成为“点—轴”渐进扩散\[4\]的合理旅游空间结构。

参考文献:

\[1\]陈琴,李俊,张述林.重庆市环城游憩带开发定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22).

\[2\]冯琼兰.对无障碍旅游的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4).

\[3\]董鸿安.论澳、新两国旅游业的实践及对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启示\[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

\[4\]倪艳.“点-轴”渐进扩散理论在湖南“3+5”城市群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中的应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