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思考

2013-12-29 00:00:00张晋
中国市场 2013年4期

[摘 要]随着住房公积金事业的不断发展,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于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降低资金的潜在风险,实现工作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内控管理理念,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完善内控信息化建设,加强监管制约机制,进一步推进公积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风险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4-0034-02

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住房公积金管理单位为了贯彻落实各项公积金管理政策和规章措施,规避和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运行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工作目标,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和完整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的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需要,更是推进住房公积金内控工作的客观要求,如何建立和完善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当前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事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意义

自1991年以来,国家为了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先后出台了《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办法》、《住房公积金核算办法》和《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政策措施lrf5edwXu1V97QjYE4nqPA==,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公积金财务等相关管理流程和办法,为解决公积金管理的相关问题提供了依据。但是,随着公积金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问题又在不断涌现,集中表现在账务处理不够规范,账目不够清晰,会计信息存在失真,挪用公积金从事违法违纪行为等,这些问题说明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还存在缺陷,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地方尚未建立。因此,建立和完善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成为影响公积金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内控制度的建设将对公积金管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1 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等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科学而规范的会计行为必须要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可靠。在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统计的一系列过程中,制度的约束将显得尤为重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将保证会计信息资料在住房公积金归集、贷款、提取以及资金运作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清晰了解资金的流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奠定基础。

1.2 有利于资金、资产的安全完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活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制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资金、资产的审批开始,到运用处理,再到运作执行,资金、资产运行的各个环节都受到内控制度的监督和制约,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资金、资产的合理合法使用,杜绝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现象,保证了资金、资产的利用最大化,根本上保证了二者的安全完整性。

1.3 有利于降低资金的潜在风险

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防范和规避资金风险,提高防控能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职能之一就是对住房公积金运作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评估,控制资金运作,将资金在贷款、提取、银行存款、购买国债等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范围以内。

1.4 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实现

住房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由管理决策者、中层管理者以及基础工作人员共同制定的一项制度、措施和办法。它应该体现出团体的共同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度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要靠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加强各部门、各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工作目标的明确和实现,同时也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潜能的有利手段。

2 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路径

2.1 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管理理念

首先,树立防控风险意识。很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思想上不重视,行为上不关注造成的。公积金的风险防范需要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内控教育,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提升,杜绝马虎大意,心存侥幸的心理。

其次,岗位职责分明,不相容岗位分离。在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过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的合理科学。根据财务管理和内控的要求,对会计岗位的设置遵循责任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要求不相容的岗位在科室内部分离,对不相容的岗位工作内容实行分离交叉管理。如一般会计人员负责公积金记账、数据信息录入、日常账目的核对,就不得兼任数据复核、凭证审核的工作。会计稽核人员负责会计核算系统运行,不得兼任主管会计和复核人员工作等。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使各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监督,互相约束,发挥了很多的内部牵制作用,有效防范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最后,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组织结构。①决策领导层。领导者主要肩负着制定措施,明确工作目标,全面管理,运筹帷幄的职责,从领导者自身做起,首先建立起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目标体系,以身作则,带领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工作任务。②中层管理层。这一层级的负责人员主要肩负着承上启下,组织协调的职责,是制度有效实施的中坚力量。③基层服务层。这一层级主要面对办理业务的广大群众,他们是践行制度的终端,负责各项具体业务的办理。④外围联络层。这一层的人员主要负责受委托银行按照中心委托业务合同办理相关的配套服务,理顺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层级的划分与职责的明确,有助于信息的畅通以及监管,能够促进制度实施到位,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

2.2 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公积金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仅是一项制度规范或措施方法,而应该是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构成的制度体系。

(1)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内容应该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财务活动,而授权审批是资金流动的第一个关口。在进行资金运行过程中,必须建立授权审批控制制度,明确审批人的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严格按照规范执行,才能保证资金的流向有个良好的开始。

(2)建立各种印章、票据使用控制制度。支票印鉴必经两人分开保管,所有银行结算凭证,要有会计核算科室统一购置,支票和支付密码要分人保管,使用时按规定领用并进行登记,按规定填写支票,存根与票面内容一致,由盖章人审核后盖章,支票使用必须进行登记并由盖章人员负全部责任。银行定存单、凭证式国债,必须在银行开设的保险箱保管,开启保险箱由两人以上,并指定专人定期进行检查、核对、登记。

(3)建立痕迹化管理制度。在公积金的运作过程中,保证所有资料数据都有所记录保存,建立健全档案,做到事实清楚,记录翔实,以备再查。

(4)建立内部风险预警制度。突发事件的发生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在事前阶段,工作人员就应该预测到风险的发生,唯有这样才能将风险造成的不良后果降低到最小的程度,因此必须建立内部风险预警制度。密切关注公积金运行中的各个控制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及时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

2.3 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信息化建设

(1)推进信息系统的运用,建立信息交流平台。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公积金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发挥信息技术的先进作用,实现在数据集中基础上的深层次数据应用,由简单的数据信息向宏观的知识性信息的转变,在宏观上产生内控管理风险点辅助决策信息。

(2)开拓以媒体技术为载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信息化服务将是未来公积金业务发展的导向和趋势,应加快完善公积金信息化服务建设,利用网络、手机等媒体技术实现管理创新。加强推进风险管理系统的研发,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控管理水平。

(3)积极利用和推进个人征信系统建设。充分共享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等社会信息系统的资源,从个人贷款业务起步,逐步完善和规范贷款业务工作。

(4)建立能反映缴存、提取、个人贷款等全貌,对业务、财务和银行进行交叉验证的系统,实时反映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使三流合一,在内控管理体系上实现“机制”。

2.4 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监管制约机制

一是加强内部监督机制。①形成一整套既规范有序、又相互监督制约的管理机制。重要岗位人员实行定期轮岗、建立责任复核制、加强内部财务监督检查。②建立科学的、严谨的、规范的、合理的责任追究和绩效考核体系,目标上重点防范八类风险,即信贷业务资金风险、会计核算操作风险、资产处置道德风险、人事管理法律风险、网络运作技术风险、受托银行委托风险、安全保卫社会风险、各级领导责任风险。③完善集体议事制度,凡重大决策必须提交主任会或职代会集体讨论,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④重点监督执行“四不准”原则情况,不准挪用住房公积金,不准经商办企业,不准从事除按规定购买国债之外的其他投资业务,不准提供任何担保。

二是自觉接受外部监督。主要是政府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资金运行安全。

[作者简介] 张晋(1971—),男,山西怀仁人,现就职于新疆克拉玛依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综合科主管,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