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德贤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江苏 无锡 214125)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有效、适时的提问,为学生提供思考的路径,是学生开展学习探究活动的源泉和基石。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并以问题为主线串联整个教学过程,引领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近期,笔者参加了一个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对《氯气与水反应的探究》一节,运用“问题”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需要,设计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围绕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探究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评课老师和专家的好评。 现交流如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氯气与水反应验证生成的产物。
2.理解次氯酸的漂白、杀菌作用,氯气和碱的反应。
3.培养问题意识,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体验探究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一)观察图片:①氯气泄漏,人员中毒,花草枯萎;②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杀菌。
问题1: 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氯气本身还是另有奥秘?
(二)实验演示:干燥和湿润的两张有色纸条分别放入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不同。
问题2:使湿润有色纸条褪色的是什么物质?可能是怎样产生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生活经验所知晓的氯气可对自来水杀菌、消毒与氯气有毒引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再通入演示实验现象,形成悬念,激发学生迫切想知道究竟是什么物质起杀菌消毒,使湿润的有色纸条褪色的欲望,自然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主题上来。
[活动一]氯气与水反应的探究
问题1:若氯气能与水反应,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最可能产生的物质是什么?
Cl2+H2O→?
问题2: 上述假设的产物在水溶液中以什么形式存在? 设计方案通过实验验证。
学生交流、分组实验:设计并交流实验方案,分组实验验证。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很容易猜想最可能产生的物质是HCl, 且检验H+、Cl-的方案设计,在刚学过离子检验,属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亲自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获得成功的愉悦,为进一步学习获得足够的动力。
[活动二]认识次氯酸的性质
问题1:HCl 能使有色纸条褪色吗?
Cl2与H2O 反应还有其他新物质生成吗? 这种物质有哪些性质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3(苏教版)相关内容。
[设计意图]实验验证Cl2与H2O 反应能生成HCl,但HCl又没有漂白作用这一事实,再一次产生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通过教材的阅读分析,HClO 这种新物质对学生心理产生强烈的刺激,记忆更深刻。
[活动三]可逆反应的理解
情境转换:观察一瓶新制氯水的颜色。
问题1:颜色说明氯水中含有什么物质?既然氯气与水反应,且水足量,怎么还会有氯气剩余呢?
学生阅读教材P44,可逆反应的定义。
问题2:寻找可逆反应定义的关键词。
问题3:怎样在方程式表示上区分可逆反应呢?
问题4:下列各组反应是否为可逆反应?
[设计意图]从质疑氯水中为什么还剩余Cl2,引发学生去分析Cl2与H2O 反应的特殊性, 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可逆反应的判断等学生练习、思考,完成对教材知识的建构。
[活动四]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的比较研究
问题1:HClO 还有哪些性质? 光照下有什么反应?
问题2:新制氯水应如何保存? 为什么?
问题3:氯水中有哪些成分?颜色、漂白性、酸性分别是哪种成分带来的? 长久放置后发生哪些变化?
问题4: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有什么不同?
学生交流、讨论、展示、互评、纠正、完善。
[设计意图] 老师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定向探究,“问题串”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支架”,展开思维活动,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后, 小组同学的相互分析、讨论、归纳、拓展了思维,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活动五]氯气与碱的反应
问题1:Cl2与H2O 反应的二种产物分属什么类别。它们能否与NaOH 反应? 得到什么产物?
问题2:为什么工业上,实验室可用NaOH 溶液去吸收多余的Cl2?
学生分析,对照写出Cl2与NaOH、Ca(OH)2的化学方程式。
问题3:漂白粉有漂白作用吗?怎样才使之发挥漂白作用? 工业上制漂白粉代替HClO 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44 相关内容, 合作探究上述问题,并汇报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 这是对Cl2与H2O 的反应的分析研究的延续,通过指向性的问题,分析Cl2与NaOH反应的原理并迁移到漂白粉的制备,一系列的问题既是学生学习思维的出发点,又是掌握建构知识的归宿。
(三)课后思考与探究
向滴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滴加氯水看到褪色,对原因作出猜想,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设计意图]这是对课堂学习探究的延伸,问题有较大的开放性,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足够空间,将本堂课学生形成的知识能力进一步地拓展、发散。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以问题串联引导学生探究的一种教学方法。 故提出的问题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都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实际精心预设,而不是随便设问。 如新课导入时,要以学生最熟知的生活情境,化学现象处寻找疑点,设置悬念,唤起学生求知欲;中间过渡时,注意情境转换,设法在“已知”中提问,引导向着“未知”的探究;在学生交流、讨论时提问,制造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和纠正学生的思维方向;在课堂小结时提问,要有拓展性,发散性,应用性,综合性。 使得每个问题的提出很好地服务教学,问题的串联环环紧扣,满足学生的求知和探究不断深入的需要,否则“问题为主线”的教学将演变为“满堂问”的教学。
课堂是动态的,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时刻发生着变化。 学生的回答与预设的结果会发生偏差,实验的现象会发生异常,则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善于捕捉设问点。可以是利用追问、反问、转问的方法扭转学生思维方向,也可以从实验异常处质问药品,试剂的用量,滴加顺序,反应条件的控制, 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干扰因素的排除等。 故教师的设问更要靠智慧生成,不但可避免与预设相违时产生的尴尬,更能动态生成美丽的闪光。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 只有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才是学生最想解决的问题,最有效的问题,也只有学生参与学习研究,积极思考,才会提出问题。 在教学中应努力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师问”、“学生答”的机械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问题,质疑教材,质疑老师,大胆提出问题,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教师要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留出质疑、提问的空间,教会学生发现、寻找疑点的方法,培养勇于提问的勇气。 另一方面,教师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仔细倾听学生的观点、想法,认真地理答,组织学生间的互问、互答、互帮。 在相互交流、辨析、讨论中释疑,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新课程最显著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故以学生活动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在问题情境的指引下,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探究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主体知识,体验情感,最终内化为活动成果。 为防止单一枯燥的“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活动,在组织学生学习活动时,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保持足够的参与学习兴趣。 在概念教学时,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寻找关键词,组织同学辨析;元素化合物性质学习,开展实验探究,让学生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分组实验探究或对实验装置的改进等讨论;重点难点内容让学习小组交流、讨论,发表各自观点,完善认知结构。 让学生体验不同的学习探究活动, 真正体现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 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性评价,如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分组实验的成功率,语言表述的流畅性,操作的规范、板演的工整等,更要注重过程、情感的评价,如学习的态度,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问质疑的频率次数和提出问题的有效性。 教师以积极的情态表扬、肯定、鼓励学生,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并在评价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学习小组计分形式,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团队荣誉而积极参与,培养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1] 张松才.化学课堂中有效问题设计的原则与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8)
[2] 刘玉容.化学教学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10)
[3] 周玲凤.浅谈创设问题情境的功能和策略[J].化学教学与实验,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