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2013-12-26 05:37张新宇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想象笔者文章

张新宇

作文教学历来为广大高中师生所重视,但又是师生一块拂之不去的心病,因其难作,难在材料的选取、立意的当否、语言的组织、亮点的突显。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往往会感到短篇易作,长文难成。短篇指的是字数要求较少的文章,长篇并非指几千上万字的作品,而是符合高考写作要求的八百字左右的文章。易作是由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不乏极具个性和生活气息的“凡人佳句”;难作是学生在将短文(句)敷衍成长篇的过程中自觉写作功力不深,底气不厚,或即使勉强凑成整篇,往往是前重后轻,前优后劣,“才气”的展现仅限于文中的一部分,而不能将这种“才气”贯穿全篇。

要解决这一难题,笔者认为逐项训练当然必不可少,先将各类常见的表达方式的运用烂熟于心,以备作长篇时用。在此基础上,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能够使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

一、广集材料,归类整理,丰富储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文章的。作文教学,必须注重材料的积累。这里的材料包括众多方面: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等;另外,学生之间交流时迸发的“警句”也是很好的素材。这类材料随机性强,涉及的事物尽管范围很小,但面较广,且有时的品价是很精彩的,加上是真情的流露,故而其价值也不可忽视。要让学生做有心人,不失时机地做些记录,即使每天有一两句也可,日积月累,聚沙成塔,也可以成为写作时上佳的素材。

关于报纸杂志等方面素材的积累,笔者一直认为学生不仅要坚持积累,尽可能多地了解最近的国内外时事,更重要的是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品评,如此训练、积累,到写作时就可以依据作文的不同要求灵活运用这些素材。

二、想象联想,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不少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存在着题材狭窄、内容雷同、结构相似,甚至无话可说的弊端。不少学生在作文时开篇不俗,先声夺人,但一过二三百字就觉得后继乏力,以致于为完成一篇八百字左右的文章而捻断数青丝,结果写出来的作文往往是前优后劣、虎头蛇尾,这时,联想和想象就显得尤其重要而及时。

联想和想象需要具有多种思维能力,如:发散思维、逆向思维、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另外还需要将所给内容与相关领域的事物交叉起来思考从而得出新的见解的交叉思维。它们不仅在审题立意时需要,更是学生在解决写作中途“断粮”问题时的有力

武器。

让学生在写作时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笔者认为在让学生写作话题作文时可以先材料后主题,看到一则材料或话题时会联想到哪些比较熟悉而且和材料或话题有关系的材料,然后进行组织、筛选,再确立出一个与材料或话题有联系的主题,有了这些原来积累的素材作储备,学生写作的底气就足了。

其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渗透这方面的训练。笔者在讲授一首古诗《杳杳寒山道》时,诗中有两句:“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前句是以鸟鸣反面衬托宁静,后句则是直接写“静”。笔者由此引导学生分别以“墙壁之白”和“天气之热”两个话题想象出相关事物,以突出“白”和“热”,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分别想出了白色丝绸、雪和对阳光的描写等内容。笔者顺势提醒:前者宜用同色衬托,后者应用侧面烘托,如:动植物在强光下的表现、教室前方建筑工地上工人的反应等。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进行思考,其思维得以激活、扩展,自然不会无话可说。这样引导的目的绝非为了完成一句话或一则短文,而是培养学生在写作长篇时能够运用联想、想象,开拓思路,丰富自己文章的内容。

“新概念作文”已是广大中学师生经常谈论的话题,笔者认为其得到师生关注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敢于创新,而要实现写作的创新,关键是要从多角度去审视材料,要想出新的、别人所未云的、又是合乎逻辑并被当今社会认同的看法。考场作文受时空的限制,要写出上佳的文章,有特色的语言是重要的,但也要给这“外衣”配上一个相称的内核,即有创见的主题,哪怕文中的一部分内容有创见也是好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学生平时细心揣摩,同一则材料会衍生出许多的内涵。

三、融入真情,触及生活,有话可讲

学生作文时总是言不由衷地说一些别人的话,或者说些别人希望他们说的话。事实上没有真情作基础,其立意看似很高,但只是空中楼阁而已,并且常常因文辞亮丽、结构新巧、手法独到而不大计较情感的真伪,于是无病呻吟便大行其道,虚情假意便畅通无阻,胡编乱造便颇有市场。有人认为:真情实感实在难以调动,所以难以写成完整的文章,无病呻吟是不得已而为之。其实,只要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体味,到写作时肯定不会无话可说。

笔者最近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独生子女”的文章,开始,学生都感到无法下笔,我顺势提醒同学,只要大家仔细想一想学校里每天发生的事情,就会找到很多的素材,因为如今的高中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的思路立即开阔了。有找出节约粮食(或浪费粮食)例子的,有找出乐于助人(或视他人困难于无睹)图画的,也有找出善于自立(或无法独立生活)景象的……由于这些发生在学生的身边,有的甚至就是自己的经历,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出来了,自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惟有“情动于中”,方能“形之于言”。在真情实感的驱动之下,好的语句自然会涌出,难成长篇的遗憾自然成为过去。这样即使不去刻意雕琢言辞,安排技法,写出的作文也会尽显真情的迷人魅力。

四、结构鲜明,过渡自然,逻辑严谨

有了好的素材,还需要配以恰当的结构和逻辑,这样才能“言之有物”且“言之有序”。目前流行的淡化文体的要求并非不要文体,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学生要能够在对各种文体有一个全面熟悉掌握后,将其融会贯通,揉为一体,无论写什么体裁的文章,都能自然而然,信手拈来,且结构鲜明,逻辑严谨。

这中间,过渡十分重要。过渡是材料的粘合剂,是段与段、层与层结合的桥梁。一些学生的失败之作之所以给人造成“支离破碎”“不知所云”的感觉,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注意层与层、段与段、事与理、人与物之间的联系,缺乏必要的过渡和照应。一个好的过渡至少会有以下两方面的作用:承上启下,局部点睛。不管采用什么过渡形式,都要力争做到自然、鲜明、精巧,使结构浑然一体。

在一篇名为《送一轮明月》的优秀作文中,作者在叙述完水稻专家袁隆平、中科院院士王选的优秀事迹后,用了“他们把一轮明月送给了社会、国家,也送给了自己”这样一句话,不仅为上面一段文字作了有韵味的总结,也为下面一段归结全文的文字蓄势。此类文字可谓点睛之笔。

注意平时的点滴积累,不要让“珍珠”埋没在记忆的污泥之中,不要让平时的闪光点成为仅仅一闪的流星,要让它们在一根牢固红线的穿引之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想象笔者文章
快乐的想象
老师,别走……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放屁文章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