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2013-12-26 05:37杨莹
新课程学习·中 2013年9期
关键词:天门山孤帆古诗

杨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意境,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指名背诵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诗人李白的诗,谁能给大家背一首?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写的诗——《望天门山》(教师板书课题)

2.指名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出“望”的感觉,“望”就是远看的感觉,读的时候长一点,重一点更能读出感觉。

3.学生自由读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

2.同桌互相读,并且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3.指名读

学生评价,说说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读得不好,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读给大家听听。

三、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1.多媒体展示画面,教师配乐范读

问:从这首诗中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生:感受到一种磅礴的气势。从“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诗感受到的。

2.指名读

说说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指导学生读出磅礴的感觉。除了感觉气势磅礴以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感受到美丽。从“孤帆一片日边来”“碧水东流至此回”感受到的。问:你看到了什么觉得美?生:我仿佛看到了青山、碧水、帆船。

3.学习第二句

指名读,指导读,理解“回”在这里表示的意思,汹涌奔腾的长江之水在这为什么会折回呢?多媒体画面展示,学生感受长江水在天门山的阻挡下,急转回旋,改向北流的情景。这时你好像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读出自己的感受。

4.小结

滔滔的楚江水,虽然气势磅礴,但是在天门山的阻挡下,急转回旋,像脱缰的野马一样不得不掉头急转,改向北流。

5.让我们一起来把前两句读一下,感受诗句表达的气势,学生齐读

6.学习后2句,学生自由读

指名说说自己对“出”的理解,通过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充满了动态美,学生自由品味感受作者表达的意境,体会作者惬意、高兴的心情。品味“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在诗中,哪个字最为传神?品味“来”,从什么地方来?引导学生说出:“来”给人一种一艘小船正从天边缓缓行来的感觉。

7.小结

作者看到一片孤帆正顺流而下,天门山敞开自己的胸怀去迎接它,这时作者是什么心情?感受作者高兴的心情,从中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能不能把这种喜悦的心情读出来呢?学生试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汇报。

8.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对天门山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最喜欢哪幅画呢?说出自己喜欢的画和相应的诗句并把自己喜欢的理由说给大家听。

四、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那么现在你能把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吗?

2.学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小组同学互读,并且互相评价

4.小组选派优秀代表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

5.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好,很有感情,很有节奏,把诗中每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都读出来了,那么,你们能不能把它背诵下

来呢?

6.学生自由背诵,同桌互相背诵。教师检查背诵结果

五、总结全文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里的瑰宝,今天我们随着唐代大诗人李白一起游览了雄伟壮丽的天门山,他还有许多好诗等着我们去学习,课下大家可以找些他写的其他诗读读,更好地感受祖国灿烂的文化。

六、作业设计:默写古诗

七、板书设计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79小学)

猜你喜欢
天门山孤帆古诗
孤帆的影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李诗“孤帆一片日边来”歧解漫说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天门山
《望天门山》
品读古诗
临江仙·远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