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菊倩
摘 要:近年来,文化适应的课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暂,文化适应的研究尚不成熟,还有很多理论和实验上的问题有待完善。
关键词:文化适应;文化适应策略;双维度模型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94-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各国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经济往来、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解决好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问题,能够有效改善该人群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与发展状况。随着跨国生活群体数量的快速增长,文化适应的概念和维度、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的测量及其与各人口学变量的关系等日益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针对文化适应概念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阐述了三种不同的文化适应维度理论。
一、文化适应的概念
文化适应,由美国的民族事务局Powell在1880年首次提出。Simons在1901年,从社会学的角度,认为文化适应是一个双向的不同文化“相互调节”的过程。人类学家Redfield、Linton和Herskovits在1936年给出了文化适应较为正式的定义:“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改变的现象。”[1]
以上对于文化适应的定义都是从人类学或社会学的角度界定的,而心理学家认为文化适应不仅是一种群体水平的现象也是一种个体水平的现象。心理学更侧重于个体水平的文化适应的研究。1967年,Graves提出了心理学的文化适应的定义:“个体由于与其他文化接触或参与其所属群体所正在经历的文化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著名的加拿大跨文化心理学家Berry认为文化适应所产生的改变是群体和个体两个水平的。群体水平的改变包括群体的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个体水平包括同一性、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的改变[1]。
此后,在20世纪90年代,Ward及其同事又区分出心理适应(psychological adjustment)和社会文化适应(sociocultural adjustment)的概念。前者指心理和情感状况,后者指成功融入特定的新的文化环境的能力[2]。Ward后来进一步提出,这两种适应既有内在联系又截然不同。首先,两者的测量指标不同。心理适应通过个体的沮丧感和总体上的情绪问题来测量;社会文化适应是依据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多少来测量的,个体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的居住时间、外语能力、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程度以及与主族人群(host nationals)接触的频次对社会文化适应的结果有重要影响。其次,心理适应和社会文化适应随适应过程的发展其变化趋势不同。个体在适应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在两种适应开始的初期,随后,社会文化适应的问题会逐步稳定地下降,而心理适应的问题水平则反复波动。最后,两种适应之间有内在的联系,但这种联系的大小不是一成不变的,个体对主族文化(host culture)和客族文化(co-nationalculture)的整合程度越大,两种文化相似的程度越大,社会文化适应和心理适应的内在联系越大。
二、文化适应的维度
除了不断发展文化适应的定义,心理学者还对文化适应的维度进行了探索,进一步丰富了文化适应的理论构架。
1.单维度理论
单维度理论最早由Parks和Miller在1921年提出,由Gordon进一步发展得到[3]。单维度理论认为,在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体或群体逐渐摒弃自己本来的文化,不断接受和认同新的文化。LaFromboise、Coleman和Gerton认为,个体被主流文化同化越多,其保留的原有文化就越少[4]。
2.双维度理论
单维度理论提出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对它提出质疑,随后便有了双维度理论的诞生。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Berry提出的双维度模型。Berry认为文化适应的两个维度分别是个体保留传统文化和认同的倾向,以及寻求与其他文化中群体交流的倾向[5]。这两个维度是彼此独立的,个体高度认同主族文化并不代表个体摒弃其原有的文化。根据这两个维度的高低不同的水平,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结果,Berry称之为文化适应的策略分别是“同化(assimilation)”、“整合(integration)”、“分离(separation)”和“边缘化(marginalization)”。
当个体既保留传统文化和特性,又积极寻求与主流文化群体的交流时,采用的就是“整合”的策略;当个体只愿意保留原有的文化而拒绝接受主流文化时采用的就是“分离”的策略;当个体摒弃原有文化和特性,积极与主流文化进行交流时,采用的就是“同化”的策略;如果个体既不保留传统文化也不愿接受新的文化时,此时即为“边缘化”(图左边部分)。需要注意的是Berry区分出的这四种结果并不是个体适应过程的最终形式,他们只是个体在适应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策略。因为文化适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个体在此过程的不同阶段会采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3.多维度理论
随着对文化适应模型的深入研究,Berry发现,在文化适应中,很多时候少数民族群体并不能自由选择他们的适应策略,他们的应对方式会受到主流文化群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的影响。于是,Berry在双维度的基础上又加了第三个维度,即主流文化群体在文化适应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当主流文化群体对非主流文化采取包容,尊重的态度时,采用的就是“多元文化”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积极促进少数民族群体的同化,采取的就是“熔炉”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对非主流文化持抵制的态度,并避免与其交流接触时,采用的就是“种族隔离”的策略,在这种策略下,少数民族群体只能被迫采取“分离”的策略;当主流文化群体将少数民族群体“边缘化”时,主流文化群体采用的就是“排斥”策略(图右边部分)。Berry的三维度理论受到国际跨文化心理学者的普遍关注。Berry关于文化适应的模型被认为对该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除了Berry的理论,还有学者提出了多种三维甚至四维理论。斯坦福大学的AmadoM.Padilla和WilliamPerez,从社会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文化适应模型。他们认为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文化胜任力(acculturalcompetence)”、“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和“社会性劣势(socialstigma)”[6]。社会认知因素强调了个体会采用实用主义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活动以达到既定的目的;文化胜任力是指,个体对某种或多种文化的胜任能力,即个体习得与主流人群的价值、信念、习俗和语言相符合的行为方式的能力;社会认同指出个体的行为能反应其所归属的社会群体的特征,个体以某个特定群体的成员的身份进行思考、感知和行为,从而与其他群体相区别;此外,个体往往会通过控制自我揭露的内容来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反应,个体会将自己的社会性劣势隐藏起来,从而在与他人交往中避免受歧视和偏见。
三、评论
近年来,文化适应的课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的关注,成为西方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由于发展时间短暂,文化适应的研究尚不成熟,还有很多理论和实验上的问题有待完善。
首先,对于文化适应的定义,不同领域的学者并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依然使用从各自领域视角给出的文化适应定义,同时,文化适应经常容易被学者与其他概念混用。其次,文化适应现象应该区分为群体和个体两个水平,只对其中一个层次的研究是不全面的。最后,文化适应到底是单维度、双维度还是多维度的,如果是多维度,又究竟有几个维度,不同维度之间是否彼此独立,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很多学者曾就不同维度理论进行了专门的比较,如Flannery[3]和Ryder[7],但至今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如何选取合理的维度是进一步研究文化适应的基础,只有先确定好文化适应的维度才能根据不同的维度编制量表。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已经开始关注双维度和多维度理论,并编制了相应的量表,如Lim编制的用于柬埔寨移民的双维度量表[8]。随着研究的深入,文化适应在理论和测量两个方面都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avid L Sam, John W Berry.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06:11-38.
[2]Colleen Ward, Arzu Rana-Deuba.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
tion Revisited[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
30:422-442.
[3]Flannery W P, Reise S P, Yu J.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acculturation model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
lletin, 2001, 27:1035-1045.
[4]Lafromboise T, Coleman H L K, Gerton J.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 [J]. Psycholog
ical Bulletin, 1993, 114:395-412.
[5]Berry J W, Poortinga Y P, Segall M H, et al.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2nd ed)[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345-383.
[6]Amado M Padilla, William Perez. Acculturation,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gnition: A New Perspective [J]. Hispa
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2003, 2:34-55.
[7]Ryder A G, Alden L E, Paulhus D L. Is acculturation unidimensional or bidimensional? A head-to-head comparis
on in the prediction of personality, self-identity, and adjust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9(1):49-65.
[8]Lim K V, Heiby E, Brislin R, et a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hmer acculturation sca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
ral Relations, 2002, 26:653-678.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