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桂花
摘 要:自1982年党中央下发《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至今已有三十年。三十年来老干部工作机构与制度建设日趋完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事业,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以适当方式参与经济社会各事业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对于老同志给予生活上的关心照顾,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也是党中央关于让老同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明确要求。
关键词:离退休老干部;管理;探讨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181-02
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是一项极其庞大的社会系统工作,是一项繁杂而重要的社会事业,它不仅关系所有已经离退休干部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和间接影响到在职干部,尤其是即将步入离退休行列干部的学习和工作情绪。离退休干部管理工作涉及的方面很多,包括政治思想、衣食住行、防病治病、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作为老干部工作部门,不仅要作好老干部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要在工作中注意突出重点。当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老干部人员的增加、人员结构以及对服务工作的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与任务面前,如何不断开拓工作新思路,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是我们亟待转变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按照“政治上尊重老干部,思想上关心老干部,生活上照顾老干部”的要求,积极落实离退休干部政治与生活两项待遇,切实做好各项服务。笔者认为,当前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关键是抓好三个重要环节。
一、抓新近离退休干部的调适工作,使其尽快地适应离退休生活
老干部,尤其是长期做领导工作的老干部,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干了几十年,工作已成为固定的、习惯了的模式,一旦离开工作岗位,长期紧绷的工作松弛了,突如其来的人生转变往往使他们感到茫然、失落和无所适从。对此,老干部工作部门的工作要及时或提前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帮助离退休干部完成人生旅途的这次重要转变,并迅速适应这个转变。
1.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前,工作提前介入。一些老干部之所以在决定离退休时感到突然,这与其始终处在一线工作,从大量的政务、事务的工作中一下子空闲出来有关。因而,各级组织、人事和老干部工作部门,在老干部到达离退休年龄前(最好在前1~2年),提前向党组织汇报,党组织在安排老同志工作时适当减轻其工作量,有条件的还可以从第一线退到二线任调研员等职,只做一些调研方面的事情,使之处于“半退休”状态,待达到离退休年龄时完全退下来。有了上述“缓冲”,当他们彻底退下来时才不至感到突然和失落。
2.离退休干部离退休时,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有些地方和单位,老干部在职时干得轰轰烈烈,成绩卓著,而一旦宣布他们退下来时,让其悄然离去,不作任何表示,使老干部产生种种想法。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老干部工作部门应及时协助党委和行政领导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开好光荣离退休座谈会,畅谈老干部对单位所做出的贡献,让老干部感到他们是光荣离退休,没有虚度几十年的时光。
3.离退休干部离退休后,及时落实两个待遇。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的落实,是离退休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老干部在职时,常与文件、会议打交道,一旦离开工作岗位,不能及时看到文件、参加会议、了解国家和学校的情况,会感到失落。因此,老干部管理部门要及时向老同志传达有关文件,通知老同志参加有关会议,让他们及时了解有关信息,认真落实他们的政治待遇。对生活待遇也要按照上级精神,做到及时、从优安排,使他们感到在职与不在职一个样。按照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富裕道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凡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规定的老干部生活待遇的政策,我们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保证离退休老干部的经济收入,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按就高不就低的标准落实,真正做到让老同志满意。
二、抓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为,充分发挥他们的余热
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十五大报告中均指出“要切实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离退休干部,使他们老有所为,安渡晚年”。200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中央组织部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人员作用的意见》(中办发[2005]9号通知),这对老年人才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纲领性的文件。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强有力的基础,我们必须认真重视这个宝贵财富的源泉。不少老干部虽然从工作岗位退了下来,但他们的健康状况较好,有高职称,仍能做一定的工作。因此,老干部部门不仅要充分肯定他们的积极性,而且要创造条件使他们老有所为,实现他们离退休后的晚年人生价值。
1.充分认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的重要意义。老干部是一个智慧的群体,是一支成熟的经历历史的磨炼和实践的智力大军。他们虽然不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工作,但他们经验丰富,考虑问题全面,时刻心系学校和社会的发展。
老年劳动力资源是我国急待开发和利用的一个宝库。离退休老干部在几十年的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果不去挖掘这部分潜在的智力资源,是非常可惜的。资料显示,从银龄一族中,进行二次人才资源开发,具有六大优越性。第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确立、改造的时间比较长,阅历丰富,具有一定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综合研究问题和运筹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政治坚定,能力可信,人格可靠,对人民有深厚感情,对国家和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对年轻人的“传、帮、带”有特殊的亲和力。第三,这些人共同的需求是,渴望有一个释放能量、发挥才能的环境,希望享有充分实现个人价值的权利。一旦得到发挥才智、体现价值、参与社会的平台之后,便会“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须扬鞭自奋蹄”能够不遗余力,高度自觉地去工作、去奉献。第四,一些具有专业技能和高等科学知识的老年人,他们技术娴熟,态度严谨,在智能智力、经验积累上保持相当优势,是一种成熟的生产力。至于在某一方面胸怀绝技,手操绝活儿的老年人,更是极应珍惜,极其可贵的。第五,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精神,许多老年人才,来了就能用,可节省大笔培训费。而且多数老年人才,对福利待遇、住房、薪酬、职位没有过多考虑,也不会和中青年人争编制、争饭碗。第六,老年人才再工作以后,只渴求发挥余热,多作贡献,因而敬业程度高,合作精神强。他们与世无争,无怨无悔,易团结,好相处。因此,既要重视在职、在位、在学的人才,也要重视离退休的人才。
2.积极为开发离退休干部智力资源搭桥铺路。老干部工作部门应为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为、发挥余热提供必要条件,要摒弃旧的管理模式,主动走管理服务开发的路子,为老同志服务社会、创办经济实体、搞科技开发等做穿针引线和搭桥铺路的工作,把开发老干部智力资源当作分内的工作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3.拓宽老有所为的路子,做好智力挖潜工作。当前老干部工作部门要注意从以下十个方面挖掘老干部的智力资源:受聘为顾问,参与地方和单位发展与改革重大问题的决策;调查研究,为领导机关提供决策依据;参加关心下一代协会,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开展科技咨询,面向社会进行无偿服务或有偿服务;参加学术团体活动,进行理论学术研究;整理史籍,撰写回忆录,参与地方史志的编纂;整理学术成果,著书立说;参加公益劳动,协助社会搞好安全保卫、环境卫生等。要按照老干部各自的智力特点、身体状况,引导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既丰富了老干部的晚年生活,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三、抓好离退休干部生活疾苦问题,让他们感到组织和社会的温暖
目前,离退休干部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是“人走茶凉”,如何使离退休老干部真正感到“人走茶未凉”?作为老干部工作部门,应协助党组织和领导机关关心和体察老干部的生活疾苦,解决他们遇到的生病治疗、生活困难、住房安排、车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多年经验和日常服务中所掌握的情况,老干部在遇到生老病死的紧要关头,即使有子女在身边,也盼望离退休工作部门的同志协助办理这些事情。只要有工作人员在场,他们就感到踏实和安稳。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制定了服务措施,依据离退休老同志的不同特点进行分类,开展个性化服务。
1.要认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对中央和上级规定老干部享受的生活待遇要坚决落实,不得降低标准。坚决不能以某种理由,不认真落实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规定,忽视他们的切身利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一章第四条指出“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他们是从最艰苦的环境中走出来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社会的财富可以说是他们创造出来的,现在社会进步了,物质条件好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他们应该率先享受。
2.要做好老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一般来说,老干部由于年龄关系,生病要相对多一些。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定期组织老干部进行体检,无病早防;要建立老干部医疗保健档案,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心中有数;对患病、住院的老同志要去慰问、看望。对老年人患病时间长、痊愈较慢的特点,可与学校附属医院协作,建立家庭病床;有条件的地方还应建立家庭呼叫系统,为孤寡老人、独居老人、残疾老人提供应急服务。要落实老干部的医疗费用,使他们病有所医、健康长寿,无后顾之忧。
3.要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总的要求是按照上级的老干部政策办事,但有些特殊情况、特殊困难还要本着“特殊群体的事,要特事特办”的原则。全国老干部局长会议提出“没有政策规定的特殊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分别情况,各案处理,防止简单化”。在兴建住房时要把老干部同在职干部一并考虑,不能有轻离职、重在职的现象出现。把上级的老干部政策同本校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地运用政策,尽可能为老干部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4.要保证老干部治病和其他要事用车。对老干部治病和其他紧急情况用车的要做到有安排,有保证;不仅对要求用车的老干部给予保证,对有实际情况需要用车的老干部也要主动关心。
5.对“双高期”需要救助的老人、空巢家庭和特困老同志登记造册,建立并落实工作人员联系重点服务对象制度,实施帮扶机构。对这些老同志离退休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多上门、多慰问、多家访、多沟通,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特别要关注“空巢老人”家庭,“空巢老人”群体与一般老年群体相比,年龄偏高,健康状况普遍较差,患病行动不便,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均高于一般老年群体。面对这一趋势及“空巢老人”家庭带来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及全社会都必须密切关注,认真研究,采取对策予以解决。
总之,创新服务方法,完善服务措施,把党的政策落实到老同志身上,提高离退休干部晚年生活的质量,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责任编辑:许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