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月娥
摘 要:对人的价值的探讨,历来是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的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关系就是大我和小我的关系,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人的社会价值也离不开自我价值,正确认识到二者的统一并努力实现人的价值,在当今社会,对人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人的价值;自我价值;社会价值;社会进步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057-02
一、人的价值
在探讨人的价值之前,我们应该首先了解什么是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的范畴。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主体不仅受客体的制约,而且主体是有目的地按自己的需要去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也就是通过这种作用改造客体,使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从而获得价值。在人类自身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便客观地存在着需要和被需要、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而这种需要和满足的双重关系便确定了人的价值存在的客观性。因此就人的价值来看,人的价值就是作为客体的人对主体人的需要的满足。
根据人与社会的关系可将人的价值分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自我价值的内容包括对人的生存、享乐、发展需要的满足,对人的尊严、人格、权利的维护、尊重和保证。人在创造社会价值时,适当地要求社会为人提供生存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是合理的,而且应当尽可能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满足,尊重并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当社会满足了个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通过自己的劳动为自己提供需要时,个人的自我价值就得到了实现。人类只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并努力维护自身的价值,才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社会价值是指人作为客体对他人和社会的意义,是对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人的社会价值是通过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表现出来,也只有当人对社会的贡献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社会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就其本质来说,主要在于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一切个人的社会价值无不取决于他通过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为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社会归根结底是由个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是构成社会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人类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须首先是付出,然后才有可能得到个人生存需要的满足,这就内含着贡献。从根本上来说,人的社会价值的衡量标准就在于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个人的社会价值的理想应当是: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是社会主体、客体的统一,不管人们承认与否,他自身的意义或他希望自身具有的意义,归根结底都是在他自身和社会的关系中所体现出的意义,即他自身对于社会的意义。也就是说,从价值的意义来看,人的社会价值高于自我价值。人的价值大小首先看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的大小。人要使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得到统一,首先就要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对社会有索取,贡献越大,那么社会价值也就越高,向社会索取的越多,个人价值实现的程度就越高,反之,没有社会价值也就没有个人价值。
二、正确理解人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关系是互为前提,不可分割的,是辩证的统一,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没有脱离自我价值的社会价值,也没有脱离社会价值的自我价值。因为,第一,个人的生存发展是以社会为前提的,社会也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前提和条件,离开社会,个人就不可能得到发展。第二,自我价值的实现要有益于社会,如果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危害到了社会和国家,自我价值势必流为虚空。所以,要正确理解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将会陷入两种误区。一种误区:只追求社会价值,而忽略了自我价值的存在。如果个人作为社会的成员一味付出,贡献效率很高,社会给予的回报较少,这就降低了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因而也就无法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另一种误区:在追求自我价值时往往只注重了个人利益,而忽视了社会价值,甚至是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即片面强调自我,完全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总是向社会索取,不向社会有所贡献,这实质上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人类的生存就在于物资资料的生产,由于人类一味地索取,毫无贡献,将最终会停止物资资料的生产,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人类总有一天会耗尽所有的物资资源。在私有制社会里,生产资料都归私人所有,生产的目的是为生产资料私有者谋取更多的财富或利润,最终导致私有制的灭亡。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每个人都通过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料丰富了,因而个人的物质需要就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并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统一中,社会利益更为重要。人们在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时,只有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充分实现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三、实现人的价值的意义与途径
正确理解人的价值,把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对于人的价值的实现以及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们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社会利益放在了首位,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的,但是不可否认,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残余思想不可能消失殆尽,在现代社会里仍有孕育及泛滥的可能。例如:当今的一些人在选择和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时,脱离了现代社会的正常轨道,片面地强调自我,完全从自我出发,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集体及社会的利益需求。离开了集体来讨论自我价值,把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割裂开来,这实质上就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表现形式。这种价值观完全的把自我摆在私我位置上,过分地强调个人利益,把个人利益摆在社会利益、集体利益至上,严重影响到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因此,如何才更好地实现人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有三种基本途径。
1.自我认识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又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创造历史的人。因此,衡量人的自我认识发展方向是否正确,决不能靠个人的主观意愿来确定,而要依据社会历史及其发展的规律来决定的。而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合乎规律地向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处在这个历史阶段的人们,就要自我思考如何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自已的一分力量,只有思考自己才是正确的。否则,脱离社会历史状况,不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片面强调自我,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我高于一切、大于一切,其结果必然背离社会,不被社会所认可,成为唯我论者。因此,人们沿着自我认识正确发展的道路前进,既需要牢固地掌握自我认识正确发展的方向,又需要积极地寻找自我认识发展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引导人们达到科学地认识自我,不断地更新自我,尽快地完善自我,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才能朝着共产主义社会迈进。
2.教育是实现人的价值的直接手段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与生产力发展,虽说在某一历史阶段上,可能并不协调,但从总的历史来看,二者是一致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前提,而只有到了共产主义,人们才可能得到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比较而言,人的发展是目的。发展生产力是为人,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服务的,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离不开教育。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人的价值,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须努力提高人们的德智体美,德育能培养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实现人的价值;智育能提高人的多种智能,进行各种创造性活动,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全面而自由地发展自己;体育也是激发人竞争和进取精神的积极力量和有效手段;美育能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能力,丰富人的想象能力,从而唤起人的创造天赋,实现人的价值。
3.实践是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
马克思说:“人的内在价值越丰富,可能实现的外在价值即对社会或他人需要的满足也就越大。”即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良好的人生价值能力,只能表明一个人创造价值的潜力,只有把崇高的理想和知识,转化为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所以,要认识自我,实现人的价值,从根本上说必须勇于实践。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体会到创造的意义和人的意义,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人的价值的实践活动最根本的就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一个人只有对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多,个人才能越得到发展,生活就越充实幸福,实现人的价值也就越大。人们只有真正学习了人的社会价值的实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造性的劳动努力为社会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得以实现。只有实现人的价值,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性力量和推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因为人与社会是相互作用的,反过来,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必然会推动人的价值能够发挥最大的潜能,从而能够描绘出人与社会更加美好的和谐蓝图。现在,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阶段,要求人们能从大局考虑,发扬人人为社会的集体主义精神,注重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全面实现,只有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人的价值,而我们的社会才能向着一个更美好的前途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孙鼎国.人的本质及人的价值[J].文史哲,1998,(4).
[3]姜赞东.人的价值理论若干问题新探讨[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
[4]冯小平.从人的价值与价值的关系看人的价值[J].哲学研究,1997,(1):21.
[5]陶德麟,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6]王玉梁.当代中国价值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冯兰义.人的价值和人的全面发展研究概览[J].文史哲,1998,(6).
(责任编辑:田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