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及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2013-12-25 06:19刘翠娟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4期
关键词:信息加工双语心理学

刘翠娟

刘翠娟/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内蒙古乌兰察布012000)。

翻译的概念历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人们所理解的翻译一般有三种含义,分别是翻译的过程、翻译的结果以及包含了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的一种抽象的概念。而对翻译含义理解上的不同,导致了对翻译研究侧重点上的不同。对译者心理过程进行分析当做翻译研究的侧重点,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翻译技能的形成过程,从而有效提高翻译教学的水平。

一、文学翻译的语言转换过程

翻译过程从传统意义上来讲,是对原始文本的阅读以及译者按着自己的理解用目标语将原文内容再现。这种观点只是单纯将翻译看作是用一种文字来再现另一种文字的过程,即文字间的转换过程。大多数的翻译教学就是按照这种观点来进行的,即将重点放在对原语文本理解能力的提高,更准确地用目标语来再现原文上,这种教学方式一般易导致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出现错译、死译的情况。这种观点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未真正了解翻译的意义。

直到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出现,才让其得以向更深入的方向展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有关“句法描写”的理论为翻译过程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依据。按照该学派的观点,句子的意义只能经由句法来进行沟通,句法的描写分为两种,一种是表面结构(句子外部形式);另一种是深层结构(句子内部形式),是人在说话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出现的连贯的意念,与句子的表面结构不同,它是无法被感知的,是人的思维方式。句子的内部形式是一种拥有语义价值的语法关系,人们在说话时用的并不是内部句子形式,而是用外在形式将句子的深层结构展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获得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句子外部形式决定了句子的表现形式,句子内部形式决定了句子的意义。相同的信息与思维能够通过不同的外部形式表现出来,而翻译的过程就是将一种语言的表面结构所体现的内部结构中蕴含的思想,转换成以另一种语言的表面结构来表达信息的过程。按照现代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我们可以将翻译理解为从一种语言的外部形式到其内部形式,然后再从它的内部形式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外部形式的过程。这个过程决定了翻译教学的重点不应该是字面上的对等,而应该是深层结构同表面结构上的统一。

我们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翻译活动的本质,即两种语言系统间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将翻译当做是信息的加工过程,再由此来对翻译的心理过程进行探究,最后将其应用到教学中,这样将能大大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形象思维机制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来看,人是一个信息的加工系统,而认知心理学则是信息加工心理学。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形象思维的发挥过程也是认知的过程,是译者对于所翻译的形象所进行的加工与转化。应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出发,把文学翻译理论和心理学相结合,将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思维进行阶段性的分析,可以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思维机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一)形象感知阶段

人的形象感知意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是译者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和捕捉到的各种形象。而文学家的创作是无法脱离对生活的感知而单独存在的,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也应当将自身的生活体验融入其中。除此之外,对于译者来说,形象感知还应该包括从原作中感受到的相关背景知识。狭义是译者将精力集中在对所译形象的研究上,希望以此得到对作品中具体形象的准确认识和理解。根据这一理论,作为文学翻译者,应该对作者描绘的情景和所刻画的人物进行深入了解,看到主人公的表情,听到他们的交谈,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译者了解原作中各个形象生活的背景和环境,让自己的心灵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同所译形象一同生活,一起感受喜悦和悲伤。只有当译者如同作者一般感受到、体会到作品中的世界,才能真正地将作品的精髓再现出来。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译者只有将广义和狭义上的形象感知结合在一起,才有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

(二)形象贮存阶段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形象思维,并不仅限于形象感知,同时还需要译者根据原作的描写,努力从记忆中找到与原作有关的形象来做对比与借鉴,这就要求译者的记忆储量要非常庞大。人是如何对形象进行存储的?曾有美国心理学者提出,人对环境中相关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可以注意到并且记住在一定范围内出现的具有关联性的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建立起相关的图式。人用图式的方式将各种典型的特征贮存在记忆中,图式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这些图式在保留同一范围内成员的相似性的同时,也将其中的差异性保留下来。在文学翻译中,译者要根据在原文中理解到的形象,在自己已有的记忆中进行搜索,将找到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转化与再现。译者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来丰富自己的记忆,并将这些记忆通过编码和组织变成长时记忆。这样可以丰富译者的知识,拓展思维,还能提高艺术素养,帮助译者更好体会原作的意境。

(三)形象再现阶段

文学作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其形象是与语言范畴有密切联系的,它是使用语言的艺术,它的创造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来对原作进行再现,所以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也需要译者通过语言来再现。如果之前两个阶段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那么形象再现这个阶段就是一个转化过程。

文学作品的目的是通过所创作的文学形象,让读者得到美的体验;而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将原作中的形象再现,让读者从译作中同样感受到美。同文学的原创不同,文学翻译是艺术的再创造过程。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对于词汇的选择,句式的调整,修辞方法、语调和标点符号的运用,都会给译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译作就是利用这些元素对原作进行加工,让译文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从各个感官上都得到美的体验。

三、文学翻译中的心理认知过程

认知心理学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主要特征是信息加工,主要研究感知、记忆、思维、注意以及语言等心理或认知过程。翻译的认知过程研究同样出现于上世纪,并于1980年代开始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这种客观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它对翻译教学也有所帮助。

在认知心理学中,人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是具有相似性的,都是由感受、效应、记忆和加工装置组成的。但是人脑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同其他的信息加工是不同的,除了具有接受和加工系统外,还具有调节系统。人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其心理活动是具有连续性的,其加工方式是串连在一起的,而除了这种连续的加工外,还具有平行加工,认知心理学者们将这一过程总结为下图。

翻译的流程如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而翻译过程中的信息加工都是依译者的心理活动展开的。以往对译者及其译作进行的研究都是表面上的,对翻译信息的加工过程的研究关注才是真正内在的,是对于译者思维活动的研究。

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可以将翻译心理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一,译者对原文语言的理解,即对原文信息进行加工阶段;其二,译者在头脑中对原文语言形成表征阶段;其三,双语转换阶段。而在心理学上又将双语者分为并列双语者与合成双语者。并列双语者指的是在不同环境下学会双语的人,合成双语者指的是在相同环境下学会双语的人,因为两种双语者的信息获得渠道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研究时存在两种观点,即共同存贮说和单独存贮说。

单独存贮说认为,两种语言通过不同渠道所得到的信息,在进行加工和存贮时,也是在单独的系统中分开进行的,这不仅是信息和语法分析上的分开记忆,同时也是语义表征上的分别记忆,即在思维中存在两个语义记忆库,在进行语言转换时是以语义为媒介的。

共同存贮说的观点则是,双语者从不同的渠道获得信息,而语言信息的词汇、句式和编码以及表现形式也都具有单独的系统,但与单独存贮说不同的是,两个单独的语言信息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能够进行相互转译,同时两个系统在意义表征上具有相同性,并存贮在同一个语言记忆库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因为翻译信息的加工过程更为清晰,才引起了教育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本文认为,教师应该将重点放在翻译的信息加工过程上,通过对学生的共同表征意识形成的引导,来提高学生语言信息的加工水平,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的翻译速度和品质有所提高,就需要对当前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改进,以达到提高翻译教学水平的目的。

[1] 颜林海.西方翻译认知过程研究概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 安新奎.文学翻译中的形象再现[J].俄语学习,2011(2):42-49

[3] 向荣.基于认知心理学的翻译教学新模式[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3)

[4] 杨鹏.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翻译过程探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7(4)

猜你喜欢
信息加工双语心理学
面向煤化工产业的专利信息加工与应用
让数学思维在课堂上焕彩生辉
信息深度加工优化“密度”教学
物理教学中的学习风格探究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